基于生态环保教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

2020-09-10 07:22薛新红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

薛新红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环保教育理念逐步渗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当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对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师应以塑造全面发展型人才为己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教育教学目标,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态环保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为改善身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 生态环保教育

生态环保教育需要从小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生态环保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单元,旨在利用教育的力量改变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从小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感恩社会,并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应始终以学生为综合实践活动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着眼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活动项目,让生态环保理念植根于学生的内心,并伴随学生终生。

一、公益活动,感恩社会

大到公益善款募集,小到公益口号的征集,社会公益活动形式多样。小学生应基于生态环保教育理念,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实践活动,通过宣传、讲解等形式,帮助身边的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节日开展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如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都可以作为公益活动的主题。

1.借助影像资料,增强环保意识

生态环保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人们形成环保意识。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对生态环保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介绍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真实案例,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自然生态环保意识。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地球温室效应、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真实案例,将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知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以地球温室效应为例。教师首先将事先制作的教学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介绍温室效应的概念、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并列举一些真实案例。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温室效应会使地表温度提高38℃。近年来,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人类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此外,由乱砍滥伐导致的植被破坏,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因此逐年增加。由于温室效应,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遭受严重破坏。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代表对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这种方法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借助公益活动,丰富实践体验

在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能力和年龄特征,合理设置社会公益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一些与生态环保相关的节日当天,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获得实践体验。

比如,在3月12日植树节当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提升了动手能力,并深刻体会到种树的艰辛,从而逐渐形成保护树木的意识。再如,在6月5日世界地球日当天,教师可以开展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的公益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担任义务宣传员,向路人发放传单,并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由此可见,适当开展一些以生态环保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大有帮助。

二、创新活动,能力拓展

小学生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师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潜质,并利用一些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在引入生态环保理念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自主探究活动,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生态环保知识。

1.“变废为宝”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常随意丢弃废纸、塑料瓶等垃圾,这使周边环境遭到了破坏。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生态環保意识,教师应积极倡导“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理念,开展“变废为宝”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制作小工艺品。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推动作用。

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废弃的饮料瓶、打火机、拉锁等材料,制作收纳箱或笔筒;利用废弃的纸袋和水彩笔等,制作精美的小动物摆件;利用废旧的扑克牌、胶水等,制作漂亮的储物盒。学生在“变废为宝”的实践活动中,对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进行合理利用,将其变成实用物品,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而且,这一活动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帮助学生将更多废弃物变成生活中的宝贝。

2.现场观摩,践行环保理念

环境污染的源头多为工业生产企业。但是,工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各种新型材料、新型工艺的运用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多数工业生产企业采取了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污染指数降到最低点。为了让小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治理流程,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来到当地的工业生产企业,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现场观摩。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

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工业生产型企业的水循环处理流程。近年来,在防治水污染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电镀用水循环系统,能够回收镀件从镀槽带出的镀液,避免有害物质污染水体。为了降低蒸发浓缩中的耗热量,该工艺流程采用了镀件的逆流洗涤工艺压缩废水量。这样一来,工业中的冷却用水能够循环使用,大量降低原水用量,有时复用率可接近百分之百,补充的外源水只占百分之几。这种工艺不仅提高了水循环效率,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而且也降低了水体污染概率,使大量的废水能够得到循环再利用。虽然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但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完全融入现场环境,对废水的处理流程也会产生好奇心,这对学生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将起到促进作用。

三、生活体验,点滴积累

生态环保教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只有融入现实生活当中,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将生态环保理念牢记于心,进而指导个人行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答操震球问》中写道:“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被关在笼子里。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教育即生活,是拿教育做生活,好教育固然是好生活,八股的教育也就造成八股的生活。”由此可以看出,理论联系实践,将知识渗透到现实生活当中,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条永恒的真理。

1.抓住身边小事,争做环保卫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的良好习惯。教师应通过生活中与生态环保教育息息相关的小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根据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选环保小卫士,给予学生物质或精神奖励。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并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实践活动为例。学生在帮助家长处理生活垃圾时,遵循垃圾分类原则,将垃圾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中。比如,将废弃的塑料瓶、纸壳箱、废纸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箱中,将果核纸屑、卫生间垃圾投入干垃圾箱中,将剩饭剩菜投放到湿垃圾箱中,将电池、过期的药品等垃圾投放到有害垃圾箱中。每次分类处理垃圾后,学生可以记录处理过程,在班会上与其他学生分享。教师据此判断学生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是否正确,并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使学生养成长期坚持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2.注重生活细节,环保从我做起

生态环保教育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学生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身边的一些环保小常识,如社区内的分类垃圾箱、节约用水的标语、公园内“严禁踩踏草坪”的警示标识、施工工地上“夜间严禁施工,防止噪声污染”的标识等,都属于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真实案例。因此,教师应正确教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并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一水多用的方法,尽量使用二次水。比如,用淘米的水浇花,用洗脸的水洗脚。在拧开水龙头之后,将水流尽量放成细流,进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再如,在離开家或教室后,应随手关灯,切断电源。另外,学生应减少平时使用纸巾的次数,改用手帕,这样能够满足低碳环保的要求,保护稀缺的森林资源。通过以上举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并用环保理念指导个人行为。

四、结语

将生态环保理念渗透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当中,不仅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的一条有效路径。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不断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创新实践活动类型,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着眼点,使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向价值得到切实体现。

参考文献

[1]丁守梅.以创意为导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 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3):24-25.

[2]巩秀玲,段兆晖.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价值与有效策略[ 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9):53-55.

[3]王烨.环保教学活动中重难点把握的思考[ J].基础教育参考,2019(9).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小学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