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020-09-10 07:22丁秀姗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语感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丁秀姗

摘要:语感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比较棘手的部分,提升学生的语感不仅要靠教师的指导和督促,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自主性。语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较为顺利地理解内容,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育学生的语感,采取有效策略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能够建立起长期习惯,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凸显质量、体现特色。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因此语文教师不必大费周章地给学生讲解语感的重要性,而是要拿出有影响力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提升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找到阅读的语感。教师要积极寻找课内外文本中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感的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挖掘能够引起共鸣的知识点、情感点。

一、绘声绘色,培养语感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材的文学文本,其文字意蕴深刻、具有审美功能,学生采取怎样的阅读方式都能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发声读出来,通过有意识地诵读文本,一方面丰富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内容和层次,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从有声语言中初步感悟文字的节奏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来说是基础的,也是具有直接影响的。有韵律地诵读文本,不仅是一种听觉盛宴,而且是学生针对文章的一种外向的自我语言表达。文章虽然是由作者创作的,但是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理解,就能够演绎个性化的作品。绘声绘色的诵读有助于学生以各自独特的视角来解读文章,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力。例如,在古诗词教学部分,古人所写的文字言语精练、意味深长,但是在现代语言环境下,学生理解起来不免有些困难。而且古诗词本来就是根据固定的格律创作的,因此,诵读古诗词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册都有古诗三首这个部分,一般会选取古人所写的同一主题的作品。例如,五年级下册课本中《田园四时杂兴》《稚子弄冰》和《村晚》这三篇,描写的都是古代乡村的淳朴生活,还谈到了古代农村小孩子的日常。虽然古今生活方式差异巨大,但透过这些淳朴的文字,学生也能够跨越近千年,领会当时人们简单生活的乐趣。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诵读的方式,让学生首先注意到古诗中的押韵美感,如《田园四时杂兴》中的“麻”“家”“瓜”,《稚子弄冰》中的“冰”“钲”“声”等。以自然的诵读引起学生对古诗基本格律要求的注意,当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词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句末押韵的方式加深对词句本身的记忆,达到熟能成诵。教师除了组织学生自主朗读、集体诵读或分角色朗读,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通过网络搜索他人朗读的范本,再以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朗读部分的教学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让课堂绘声绘色。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的时候,由于这首律诗比较长,里面也有不少生字生词,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模范朗诵的形式给学生呈现诗歌意境,使学生随着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和红军长征的影视片段形成历史重现的画面感。这种以朗读形式充实课堂、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给小学生语文阅读语感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二、反复推敲,触摸语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由编者精挑细选并添删后改编而成的,语言文字表述上惜字如金,每一段文字都值得反复琢磨、品味学习。在诵读教学部分,教师帮助学生初步领略语言文字的声音美,用具象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但是语感的培养并不能止步于听觉上的享受,最终还是要回归以视觉阅读为核心的文本分析之上。对于文章的关键部分,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推敲,思索作者或编者为何要这样组织文字、排列布局。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的排列组合规律,而且可使学生在文本基础上感悟其独特魅力。教师可以唐代诗人贾岛推敲文字写诗的故事提醒学生注意文本阅读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小细节。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当明确这是一篇比较严肃的科普文章,因此,其对关键数据的用字用词都是严谨细致的。如“属性离太阳最近……不可能存在生命”这句话,很多小学生读过之后都认为表述得太过绝对,是不是有错误。教师应当肯定学生发现问题的学习精神。但是,对于科学性较强的问题,语文教师不能直接为学生科普,应鼓励学生通过课下阅读相关书籍,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宇宙生命的中外纪录片,通过纪录片较为严谨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科学知识,让学生明白科普文章的题材特殊性。这单元首页以杨绛先生“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为引,点明了开阔眼界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有效阅读来解决课内的疑难问题,通过反复对比来明确教材中文字的正误与否。又如,学习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这一文言短篇的时候,学生自然会注意到“以夜继日焉”这句话。古人所用的“以夜继日”在现代化为成语“夜以继日”,有的学生可能会疑惑到底哪个说法对。其实,在现代应当是“夜以继日”较为常用,但是在古代许多典籍之中,這两个词都出现过,其意思则是古今统一的,那就是“用晚上的时间接续白天,一天到晚不得休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读几篇原文,体会其节奏上的不同特点,然后根据应用情境、个人习惯来选择到底使用哪一种说法。陶行知认为,教师要“学而不厌”,不仅学生要学,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反复推敲虽然看似吹毛求疵,但却能真正体现出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时能否从细处落脚、是否经过了系统思考。通过课文中的具体字词追根溯源古代语言文字,达成了阅读教学中的细说语感的任务,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

三、由文问情,领会语感

语感是学生在接触文本过程中随着印象的不断加深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的一种即时的敏感度。这种对陌生语言文字的熟悉感不仅来源于学生的不断诵读、印象加深,而且需要学生深入字里行间,从简单组合的字词之中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思想感情,如此渐进,才能够从主题思想的高度来获得语感。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青山绿水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明确青山之所以不老,是因为有人一直在坚持与恶劣的外部环境抗争,以一人之力重建青山之翠、美,给后代留下了缕缕生机。文中所描写的老人虽然并不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但他能够坚守在一方土地,一生能够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且有成果,为国家、为人类造福。这篇课文所描写的晋西北风光给学生在阅读视野上以崭新的体验,因此有许多生字词要处理,如体现地方特色的土炕、淤泥等。但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把恶劣残酷的自然环境和老者坚守如一的恒心做对比,由此让学生体会出其坚持不懈的伟大感召力。这种情感伴随着学生对课文一遍遍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文章遣词造句的艺术魅力。比如,“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等几句。如果不是深入体会了本文的情感,这几句看起来有些夸张,但是当学生深入阅读后,便会理解这种简单文字背后的无限深意,在领会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深化语感。陶行知认同“心心相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要从心底里热爱教学,才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阅读中的语感也是如此,教师要能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文中的情感,领会其中的奥妙。

四、读写融合,强化语感

语感的培养不仅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的细心阅读和深度把握上,还在于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将对他人所写文字的感悟生发为自己的文字和语言。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语感记忆,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具体表现为口头或书面写作的能力。当然,教师不必专门通过写作课训练学生的语感,而是要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语感。从某种角度来看,学生的写作输出是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一直在谈的“创造教育”,要能够在输入性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输出创作,才能够实现创造性的语文教育。首先是在学生的习作中,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避免低级的写作错误,即错别字或句子语法错误。在语文考试中,改病句、改错字也是常见的题型。与其提供错误的句子让学生挖空心思找毛病,不如从学生本身的写作输出内容入手,让他们找自己的错误。比如,学生由于对“平安”和“安全”、“本來”和“原来”等近义词辨别不清而使用错误,虽然其意思差别不大,但读起来总是别扭的,更不用说小学生习作中屡见不鲜的各种语法错误。其次是课堂随笔,教师不必把写作课和阅读课完全隔离开来,可以随堂写作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填补阅读漏洞,在即时写作练习中加强阅读语感。例如,在教学古诗《望洞庭》时,悠远的意境和有致的韵律奠定了学生的语感印象。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随堂改写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来描写洞庭景色。这种随堂练笔的方式让阅读和写作瞬时融为一体,而且紧紧抓住学生的阅读初体验,让他们在个性化练笔中强化这种语感。

五、结语

正如语感本身不可触摸、难以具体解释一般,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也是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带给学生平静而又深刻的体验。语感的培养非朝夕之功,小学语文教师要扎实做好基础教学,通过有步骤的语感培养策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度,让学生在阅读的美好体验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也并不只涉及阅读这一方面,与学生的听、说、读、写教学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文字、通过推敲理解语言、通过分析文本领会情感的过程中,还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由此才能把语感的培养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输出,让学生在长效的阅读体验之中建立自己的语感体系、构建自己的阅读世界。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7).

[2]汪蕾.以语感与知性展开写作的翅膀——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无缝对接[ J ].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9).

[3]司国军.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 ].吉林教育,2018(15).

[4]耿伟伟.小学语文语感教学分析[ 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12).

猜你喜欢
语感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