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导小学生进入古诗词学习意境的策略分析

2020-09-10 07:22张学财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意境小学语文

张学财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赏析诗词的过程中,学生要仔细揣摩意象的使用技巧,鉴赏古诗词的写作艺术,体会诗人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学习的意境,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让古诗词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意境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和精髓。教师要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探索古诗词教学的艺术,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意境之美,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强学生的审美享受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兴趣,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目标。

一、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坚持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教学层次,优化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诗词的学习需求。例如,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活泼好动,对动态事物特别敏感,形象思维是其主要思维方式,学习以文字为主的诗词时会出现认知不足的情况,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率。教师应以引导和启发为主,选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诗词知识,然后结合实际生活中与诗词有关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从而降低知识的抽象性,加深学生对诗词知识的理解。另外,因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诗词作品,带领学生赏析诗词意境之美,享受朗诵诗词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联想作者笔下的景色,让学生对诗词产生更深刻的认知。这首诗词的语言直白,通俗易懂,描绘了美丽的景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还能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此外,要带领学生学习诗词的韵脚、体裁,以及通假字的含义,让学生了解通假字的用法和含义。对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加大学习难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词含义和思想情感,感悟诗词的意境之美,提高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二、通过电教手段展示诗词画面

诗、乐、画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诗词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词为古诗文的歌曲,营造古朴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诗词和画是分不开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文人墨客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所以,在诵读诗词之前,可以先欣赏画作,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帮助学生体会诗文的意境。比如,先展示和《游园不值》描绘的意境相对应的图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看图后的感受,营造良好的诗词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再引出诗词。这样一来,原本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对诗词的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可以理解一些艰涩难懂的词语,吟诵的诗词也变得古韵悠长,提高诗词的学习效率。教师趁热打铁,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先给学生展示几幅画作,然后引导学生诵读诗词《题西林壁》《静夜思》《赠汪伦》,同样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诗和画是两种文化艺术形式,使二者互相交融,就能在教学中抓住古典诗歌的特点和精髓,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降低诗词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诵读效率。

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入诗词意境

在诗词教学中,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诗词内容形象逼真地呈现在脑海中,从而体会诗词意境,对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象,深化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感悟。例如,在《渔歌子》和《独坐敬亭山》这两首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联想;在《游山西村》这首古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的含义;在《望天门山》这首诗词的教学中,对“出”这个字进行扩展联想,体会天门山之雄奇。另外,教师还可以对诗词中的空白点进行补充想象。例如,在《乞巧》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空白点“穿尽红丝几万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古代风俗活动的恢宏、盛大的场景,进入诗词意境,加深对诗词的感悟。

四、结合作品历史背景,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古诗词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学习古诗词就必须结合历史。只有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才能理解其思想内涵。因此,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政治抱负和生平事迹。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这首诗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诗人的乡愁,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写作背景:王安石因为变法失败,被罢相两次。这首诗词就是在王安石第二次拜相时创作的。王安石沿长江南下,在瓜洲沿着运河北上任职。了解了诗词的创作背景,学生就会对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有更深刻的领悟,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盼望归乡的心情。再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孟浩然和诗人间的深厚情谊,教师一般会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词,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让学生对友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但是,为何孟浩然和诗人之间有如此真挚的友情呢?这在教参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因此,需要借助网络等外在“智库”深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平事迹。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两人的友情是在一生中建立起来的,李白在没有成名之前就已听闻声名显赫的孟浩然,于是专门前往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畅谈许久。两人还经常切磋诗句的用词,可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如此一来,学生就能明白为何诗人会为友人写下这样一首诗词,对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五、抓住诗词的思想内涵,加强道德情感体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陶行知先生多次提到德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德育是教育之根本。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诗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意境,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古诗词中优美精练的语言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阅读享受,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细细品读这些诗词的语句,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举两得。例如,在学习《示儿》这首古诗词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诵诗词,借助诗词意境引发学生共鸣,激起学生心底的爱国之情。从祖国引申到母亲,学生的心中激荡着对母亲的爱和感恩之情,达到德育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学习的意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施芳芳.小学语文中有效实施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研究[ J].基础教育论坛,2018(31):15-16.

[2]曹亞琴.诵读追逐意境 赏析关注意象——小学古诗词教学创新设计[ J].小学教学研究,2018(06):31-32.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意境小学语文
春色满园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