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分析

2020-09-10 07:22邹倦生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探索研究

邹倦生

摘要: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以构建主义认知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从高中教育的角度出发,为培养学生关键学习能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高中阶段的思政课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锻炼方法和广阔的思维平台。文章将充分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通过构建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为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提供坚实助力。

关键词:任务导向 思想政治教学 探索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为了顺应这种时代发展趋势,高中思想政治课也应当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造出能有效适应新时代、新阶段的教学方法,为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用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理论基础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德国便开始采用任务导向教学模式,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教师扮演的角色应当是组织者、引导者,因为教育最根本的意义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决策、检查评估”这一系列完整的教育行动过程;而学生则应该在实际的动手实践中,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掌握专业技能,并能通过这一系列完整的学习行动过程,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体系。

人获得知识是认知个体根据先前形成的认知结构,自主地、有选择地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并主动进行构建的过程,这种学习观是以构建主义为基础而形成的。当然,这种认知是在一定的客观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并不是纯粹凭借个人主观意识形成的。但是,从个体角度来看,个人先前已经形成了符合其特征的微观经验。即使是在相同的宏观背景下,每个人对事物意义的探究结果也会因为主体认知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由于个人主观意识是多元的、独特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特性,并将上述理论充分运用到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将学生视为加工信息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主体,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二、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对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而想法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个体图式而产生的。教师不应该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水平,应该从构建主义教学原理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避免出现标准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为了有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正面引导激励

激励往往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水平如何,只要学生愿意付出行动,就应该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正面的激励,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长处,使学生能够做到扬长避短。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并将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从而保证激励及时、有效,不流于形式。

3.深化观念创新

在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中,学生早已将教材、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习的标准。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下,学生原本的自由、主体、个性等特点已被剥夺,而突然之间又将这些特点还给学生,学生自然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会感到迷茫和不安。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任务导向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习的目的性和价值性,从而帮助学生改变这种错误的旧观念,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4.坚持快乐原则

《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营造良好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感到愉悦,让学生提高自我满足感,得到人格尊重。通过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习不再被动,学生乐在其中,才能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践路径探索

传统的应试教育最大的不足之处便在于只教人死读书。根据陶行知的言论,旧教育的特点便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对于人才培养起到了许多负面作用。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采取灌输填鸭式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模式来理解、吸收知识,对于社会生活却是敬而远之。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可知,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没有了生活,教育本身的意义也无从谈起。根据这一理念,教师要积极摆脱书本的单一化模式,要充分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從实践经验中吸取知识,汲取力量。

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采用特定的、与生活高度融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实际价值。笔者将以任务导向模式的学习方法,把多层学习目标分为学习理论知识、融合实践训练两大类。

1.关心时事,加强理论学习

时事关心式理论学习思路,讲求认真读书学习、心忧国家大事,它取自于明朝东篱书院校训中“事事关心”的精髓。在时事关心式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轮流研究并讲述本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主要的舆论话题。此教学方法几乎涵盖了教学任务的各个方面,并且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的实效性和互动性。同时,教师认真筛选时政内容,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融合实践,开展方法训练

为具体化理论教学的实用价值,教师在采用任务导向型教学法时,需要突出以问题讨论形式为主要方法的教学任务。

首先,在整个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联系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其作为出发点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合。高中教材分为以下四大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以这四大模块为中心,教师根据各个专题所体现的主题设置问题,并通过问题的讲解对专题内容进行集中性、系统性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学生经过教师讲述、小组自主探究、提交学习报告和教师点评这四个步骤后,对课题进行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并深刻体验举一反三的问题分析方法。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中的“市场配置资源”时,教师先讲述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与地位。其次,学生通过组内自主探究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总结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组内形成一份学习报告。最后,教师点评学生作业报告,再次巩固加深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点,通过多向互动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思政课程是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需要充分发挥理论教育、理论学习的实用价值,需要通过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来促使教学体制的改革与进步,使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改正依赖心理、惯性思维、无创新意识等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充分融入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政治课程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怀珍,张俊霞,赵丽娜.“行动导向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初探[ J ].医学教育探索,2010(04).

[2]秦光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3]钟蒙辛,姜力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的作用[ J ].现代交际,2016(2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思想政治课任务导向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科研成果,立项编号:2018YQJK24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学探索研究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关于积极探索“网络党建”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的探究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论如何面对未来图书馆员的角色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及其策略分析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