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2020-09-10 07:22张玉芬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意识小学低年级

张玉芬

摘要:小学低年级数学是学生的数学启蒙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同时还需要初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意识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用数学知识来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围绕数学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数学意识 数学应用能力

与传统应试教育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不仅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还重视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意识是行动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将学习意识作为教学的先行者。

一、生活视角下的学生数学意识培养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巧妙地将生活素材和情境渗入课堂。小学数学和生活联系密切,如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认识数字和图形将生活和数学相互联系,认识到数学能够解决生活问题,化解自己心中的疑难。例如,在教学《9加几》这一课时,教师先拿出9瓶酸奶,让学生数一数讲台上有多少瓶酸奶,学生很快就可以说出酸奶数量。随后教师再拿出一些酸奶,让学生再数讲桌上酸奶的数量,思考可以通过什么计算方法来统计酸奶数量。最后向学生讲授9加几的知识,让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来认识9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师还可以设计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准备联欢会装饰物时,教师下载并打印一些精美的装饰图案,要求学生剪出这些图案,并根据图案说一说其中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践,得知这些图形运用了小学数学知识中的平移和轴对称。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和实践操作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参与某项活动,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将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学数学、专心学数学的意识。

二、小组实践合作背景下的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指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实践和探究来获得知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发展学生思维,使其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例如,《认识时间》这节课的内容虽与生活息息相关,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却是非常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利用希沃教学软件画出几个时钟和不同的指针,代表不同的时间。为了让学生熟练地判断时间,教师不断地调整时钟的时针和分针位置。教师在一边画图一边讲解的过程中,缺少对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不断变更图像,也影响学生的视觉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独自思考,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将本节课设置为活动实践课,将班上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为每一组的学生分发若干硬纸板、手工剪、小图钉、双面胶、彩纸等材料。首先,教师向学生讲授基本的认识时钟的方法,使学生对分针走一格和时针走一格分别代表多少时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要求小组利用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精美的时钟,要求时钟必须画上时间数字,而且时针和分针要可以转动。随后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拨动分针看看分针走一格代表的是多少时间?时针走一格代表的又是多少时间?分针或者时针走一圈又是代表多少时间?设置拨时钟比赛,教师报时,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时间在本组制作的时钟上表示出来,操作完成可以立刻举手示意,操作正确的小组将获得1积分。通过指导学生制作精美时钟,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辅助的形式大多是将板书转化为文本,或者以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少通过信息技术来专门对某一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微课是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针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在视频中穿插一些图片和动画,启发学生思维,最后在视频中设置相关习题,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巩固练习。例如,《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中,进位和退位是学习的重难点。很多学生不懂得当个位数相加后的结果大于10,为什么需要向十位进一;两数相减的过程中,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为什么要从十位退一。又是如何退位的?学生在一堂课后可能会产生这些疑问。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之处,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在微课中专门对进位加中的满十进一、退位减中的从十位退一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结合动态的計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进位和退位的整个过程。微课直观的特征,以及微课的视频保存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不断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最后,教师再提供相关练习,使学生利用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微课因其直观清晰、短小、针对性强的特征,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堂或者课后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补充。当学生突破了重难点后,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也就有了质的变化,有利于展开新知识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四、有效评价模式下的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

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鼓励、指点,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通过诊断性评价对学生已具备的技能和知识进行一次深入了解,明确学生目前能接受怎样的数学练习,通过自身努力和教师引导,不同的学生可能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水平。其次,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进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训练。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问、课堂小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检验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遇到的突发问题进行补救,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其数学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家庭作业、单元测试对学生做出整体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数学知识应用上还有哪些不足,并进行改正。

五、结语

笔者围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提升展开了研究学习。意识是学习的前提,围绕生活化情境,将生活和知识进行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利用不同的教学工具,结合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设计,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小组合作形式和实践操作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钟艳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J ].中国校外教育,2019(34):39-40.

[2]关金慧.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J ].中国校外教育,2019(36):132.

[3]何丁.浅谈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J ].当代家庭教育,2019(33):121.

猜你喜欢
数学意识小学低年级
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求索
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研究
如何开展小学低年级英语的活动教学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