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模式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模式

2020-09-10 07:22王姝燕
体育时空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

王姝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4-053-02

摘  要;体育教育随着我国人口素质的发展需要,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育要求,建立起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体育教学创新模式趋势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核心架构

高校体育教育正在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学应当进行改革与创新,走出教学误区,加快发展步伐,为我国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体育教育活动与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近几年,国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起一定重视,许多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有关的措施与文件相继出台,高校体育教学也在发展中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体育教学受到了更高的重视。目前,许多高校都组织了运动队,定期举办校内运动会,开展相关的竞赛,用此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身体素质的提高。

高校的体育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多进行身体素质的训练,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关的体育技能、体育成绩、达标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高校的体育教材也对体育教学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高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与发展。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活动体验,高校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许多高校修建了开阔的体育场地,引进许多的体育设施。教师队伍也在不断的完善,体育专业技能优秀的教師正源源不断的走进各所高校,为培养今后的优秀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是多样性的,以下三种模式是比较主要的教学模式。首先是基础性的教学模式,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体育技能。其次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开展教学时,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最后是并重型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体育课程积极性与体育技能作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此外,还有在大学不同年级分别设立公共基础课、专项教学课与选修课的教学模式。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学生的积极性下降

一直以来,各种球类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各种球类项目,导致内心逐渐产生了厌倦感,加上许多教师并没有对及时的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学生失去了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学生积极性的不断下降,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许多学生渐渐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二)忽略理论知识

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育练习技巧过于重视,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此外,教师在教学时以整体为准,并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导致不同学生自身的个性化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体育技巧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高,积极性也随之下降。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依旧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体育教学,严重的影响体育教学效率。

(三)对体育教学过于敷衍

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制订了相关的教学标准与活动准则,不仅要求高校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与提高,也希望学生对专业知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身心都要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基本需求。但是,许多高校对体育教学的标准太过重视,学生在体育课中存在一定的敷衍心理,导致教学效果与制订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

(四)学生的观念不足

在目前的高校中,仅有10%左右的学生愿意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的相关锻炼,更对学生将时间放在游戏与休息上,这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学生过于缺乏对体育学科重要性的认知,没有正确的观念。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身心的共同发展,同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进程。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体育课程思想观念

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是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进行思想观念的改变。要对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知,教学主体需要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要辅助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教学活动,同时,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二)突出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多数以教师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课程的核心是围绕教师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学生往往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活动,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突出。在进行创新时,要赋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权利,例如,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可以准备几个项目,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重视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存在的差异进行教学,既保证教学内容的正常开展,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丰富体育教学的活动内容

学校可以拓展一些比较热门的活动项目,例如:瑜伽、动感健美操、网球等,学生会比较喜爱这些活动。此外,各地的高校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举办充满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例如北方的高校可以利用天气寒冷的特点举办有关冰雪的体育活动,南方高校可以举办游泳等水上进行的体育课程,此外,在某些节日也可以进行体育的竞赛活动,例如端午节举行赛龙舟的体育活动。以上的活动方式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各地域的人文特色,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帮助。

此外,当今时代的学生大多数的抗压能力较差,都是受父母溺爱的,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高校的学生心理发展已经成熟,渴望脱离家庭的管束,但生活经验与处理事物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活动,例如攀岩等,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合作意识,感受团队的力量,提高学生处理学习生活中一些问题的信心,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一定帮助。

(四)完善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时,同时要完善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这也是进行体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现阶段的高校体育考核依旧是传统的体育考核模式,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要进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例如体育活动中的篮球、健美操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对抗,针对班级内或各个班级,各个年组。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对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对学生的动作与技巧进行点评,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指导,纠正。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此外,也要组织一些具有美感、欣赏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例如学校广场舞、街舞等,组织每个年级的学生共同参与,由学校进行评选,选出成绩优秀的班级,加以鼓励,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学校要善于发现新鲜元素并进行创新,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组织活动,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发展进程。

四、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社会人才今后发展基本素质是息息相关的,新时代的到来,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与发展是符合时代的必然要求。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需要長时间的进行实践与探讨,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跟随时代的发展进步,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与社会要求对体育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进程,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蔡志强.谈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1):20-22.

[2]姜喆.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探讨与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265.

[3]王林,徐元玉.高校体育观念的要素及创新[J].湖北体育科技,2002(04):397-399.

[4]吴彩荣,邓杰.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模式探究[A].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2012国际体育科学与学校体育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大学生田径协会,2012:1.

[5]徐南强,寇磊.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的研究——全国学生体质廿年下滑引起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10-114+128.

[6]黄腊秀.高校体育教育创新问题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02):273-275.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