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体育课助力学生调节心理的策略探究

2020-09-10 01:02余秋华
体育时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生心理体育课体育教师

余秋华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038-02

摘要 2020年1月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推进,在全民战疫之后,我国的疫情已经逐渐远去,但是因为长期的宅家生活,部分学生在心理方面呈现出了忧郁、紧张、害怕等消极心理,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利用体育课的基本内容、特点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以便于助力学生重拾生活的信心,积极面对以后的生活與成长。本文以桂林中学初一年级为例,从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共同进步的角度,提出了疫情环境下体育课促使学生调节心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疫情环境下;体育教师;体育课;学生心理

疫情环境下为了确保大家的生命安全,尽快助力抗疫取得成功,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停课不停学政策,采取了居家学习的主要措施,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确保学生的学习不被耽误,但是却并不能够完全保证学生的心理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部分学生因为长期的居家生活以及无法和同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感到焦虑、烦躁、害怕、紧张,更对学习产生了畏惧的心理,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有效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利用体育课的特点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使其能够在充分释放身体活力,有效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抛却不良的心理因素,积极正面地面对生活。

一、以生为本,以创新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学生来进行,所以,在疫情环境下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课来帮助学生调节心理,首先应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为此,应该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来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通常会按照大纲来进行体育教学,这会让很多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而无趣。针对这种情况,疫情环境下初一体育课程就应该对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短跑的学习和训练时,教师便可以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将短跑的内容融入到其它有趣的环境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跑步。例如,可以将短跑的内容融入到艺术类的教学活动中,或者将短跑的内容融入到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进行短跑时对艺术和文化类的课程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例如,可以开展“短跑+诗歌”的赛跑项目,选取“春天”为题,学生一边进行五十米接力赛,一边诗歌飞花令的比拼,当学生拿着接力棒跑向对方时,说出一句关于春的诗句,对方只有答出另一句关于春的诗句,然后才能够继续奔跑下去。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初一体育课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中的兴趣。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集体活动那个的乐趣,并能够在同伴的影响下逐渐走出心中的郁闷,开始敞开心扉去感知运动的快乐,感知社会的美好,从而逐渐走出疫情的阴影,开始积极正面地进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因材施教,以创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形成坚强品质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不一样的喜好,再加之因为受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的影响,每一位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能力方面也显得不尽相同。针对这种情况,疫情环境下体育教师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关键还在于需要通过因材施教来让创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形成坚强品质。

在以前的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首先重点考虑的均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篮球、足球等球类运用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将教学的中心自然而然地放在体育技能、技巧之中。此次疫情让我们不但认识到了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更意识到了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因此,初一体育教学就应该在引导学生对技能和技巧进行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的创新,将体育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长跑训练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长跑的基本理论知识、应急安全知识、救护知识等,还应该设置引导学生掌握长跑技能的目标。然后在充分分析长跑教育教学的基本学情和项目特征的基础上设定情感态度目标,即要求学生在进行长跑训练时要逐渐养成坚强的品质。

初一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正是锻炼他们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绝好契机,所以,此次正好充分利用疫情这一契机,通过体育创新目标帮助学生调节心理,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重视情感意志的调节,促使以桂林中学为例的初一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阳光积极的心态,从而正确面对成长中的困惑。

三、因地制宜,以创新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增强心理素质

教育教学不仅具有普遍的共识性,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国家提出了将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融为一体的基本策略。在疫情背景之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当时的各种资源来促进体育教学实现创新,以便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比如,在体育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的民间游戏纳入其中,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走出课堂,积极深入到民间去获取体育知识、爱上体育锻炼、逐渐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例如,可以将民间的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环、斗鸡等游戏引入到体育课外活动里,同时也可以将武术、简单的杂技等引入到初中生的体育课外活动中。与此同时,还能够根据男生与女生所喜欢的不同项目来进行引导,让更多的初一学生能够在疫情环境下寻找到体育教学的快乐,并能够在地方文化与学校教育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感受到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应该在体育理论知识的引导过程中借助疫情资源,强调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理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养成参与锻炼的习惯,最终提高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疫情环境下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应该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关注体育教育活动与民间体育活动的融合,与疫情资源的综合,实现当前体育教育资源的创新,让体育课堂沐浴“阳光”,引导学生身心素质均得到提升。

四、共同進步,以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所谓教学相长,所说的便是教和学两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实现共同提高的过程。因此,疫情环境下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是一个师生双方共同进步的过程。一方面,教师在不断的教学经验总结中对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进行进步。俗话说,好的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以桂林中学初一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以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初一体育教学效率,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例如,可以在初一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的趣味性,从而逐渐爱上体育,积极参与到体育中。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枯燥训练法,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体能训练中,开展一场激烈的竞技比赛。将学生按照平时的学习小组进行分类,注意能力强弱的均衡搭配,然后让各个小组进行组内商议,并展开三轮比赛,最后获胜者便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游戏是每个人都非常感兴趣的项目,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疫情环境下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忘记心中的烦恼,并能够在快乐之中逐渐改变对某些事物的看法,从而豁然开朗,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敞亮起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桂林中学为例的初一体育教学应该在疫情环境下采取积极的、有效的体育教学,才能够让青春的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所以,在疫情环境下初一体育教学要实现创新就需要教师充分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在教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让学生在先进的教育方法中、在创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与创新的教育资源相互结合,促使学生在初一体育教学中获得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进步和提升,最终促使初中学生走出疫情的阴影,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岵.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24):156-157.

[2]裘鹗.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成长教育[J].才智,2020(18):165-165.

[3]马秀梅.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2):78-79+84.

[4]林加秋.浅谈初中体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114+116.

作者单位:林市桂林中学初中部

猜你喜欢
学生心理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课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