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2020-09-10 01:02陶慧勍
体育时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

陶慧勍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044-02

摘要 伴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小学教育开始重视体育教学,为了达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素质培养要求,小学需要做到德育、体育、智育多管齐下,以丰富多彩的课程助力学生的身心发展。受传统思维影响,小学体育鲜少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甚至一度成为了被占课最多的学科,学生们渴望在体育课中放飞自我,却无奈只能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与体育课隔窗相望。所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

体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环节,其发展的好坏影响着小学教育质量的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响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亦是国家体育的发展基础保障。因此,在国家体育发展中,小学体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多年来始终备受“冷落”,导致出现了教学环节薄弱、教师素质较低、学校重视度不足、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现象,这些现象很普遍。所以,探讨小学体育素质教学有效策略,对推动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伴随着新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许多地区开始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但受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影响,许多地区小学体育课程根本无法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也没有办法达到新课标的标准,导致体育课形同虚设,甚至沦为“放松的课程”。由此可见,我国小学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还没有上升到一个层次,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素质教学的发展。且大部分家长的观念就是“体育相当于是在劳动锻炼”,尤其是对待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学生家长是更加舍不得让在体育课上下功夫。不仅如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大一部分的体育老师根本不是专业的体育师范老师出身,科班出身的小学体育老师数量较少,虽然许多地区已经放宽了体育老师的招聘要求,但符合要求的人才依旧不多。不仅如此教育观念的落后导致有很多在体育上面有天赋的学生不能够及时的得到科学的指导,从而失去了身体开发时期的最佳机会,更有严重的情况是接受了老师的错误教学指导,导致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虽有一定的进步,但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贯彻存在不足

大多数学校体育课程是参照国家统一体育教学大纲开展的,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少部分学校会选择自主安排体育教学,使用自选教材,还有一部分的学校没有对体育与健康可能没有严格的要求,存在“放养式”教学现象,导致学生把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作放松课,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所有开课学校中,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课前能背写教案,完成教学计划,落实体育教学“新课标”提出的相关要求;小部分没有背写教案,基本完成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剩下一部分的学校,根本没有教学计划,教学效果较差。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小学体育课教学不规范,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二)学生活动的强度较差

许多学校体育课程都存在局限性,只有极少学校有校园特色体育课程,绝大多数的学校课程内容单一,局限于足球、篮球、跑、跳等常规体育课程,少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一成不变地保持热身跑兩圈,分组打比赛,不参加同学观看的流程。在体育课程中,只有少部分同学动起来,绝大多数的同学没有在体育课上收获喜悦和汗水,有的甚至认为体育课不如在教室写作业,极大地影响学生们对体育运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投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导致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淡化。

(三)体育教师质量有待提升

从教师专业化水平来看,大部分小学体育都受过高等教育,年龄也比较年轻,更容易接受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可让新老教师相互配合,丰富教学经验,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推动作用。然而也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未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在教学流程的安排、教案的编写、教学的组织等方面都没有实战经验,甚至连理论经验都没有。所以,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组织安排只能停留在“一个口哨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的放养式教学上。由于很多学校上级领导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专职教师本身的工作繁重,导致专职教师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力不从心,很难在学校体育的发展上有所建树。

三、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据实际情况来引进新生力量

各地方小学校应该认识到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把体育教师提到和文化课教师相同的地位。在引进人才的时,不能只重视主课教师的引进,还要为体育教师的引进留下编制,在聘用体育教师的时候,适当引进体育高材生。针对目前小学专职体育教师人员紧缺问题,小学学校可以紧抓一些高校的学生实习机会少,已经学到的较先进体育理论和体育知识没有能运用到实际教学的契机,主动和师范院校、专业体育院校建立联系,让先进的体育理论和体育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增加交流机会。师范类体育学院是培养体育人才的摇篮,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就是师范类体育学院培养的学生的目的,他们不仅有过硬的体育素质,理论水平相对来说也较高,如果学校把他们聘请到学校实习,可以给学校注入新的血液,同样他们学到的知识也得到了实践,针对目前教师紧缺和理论水平不高的情况,这是一个共赢的事情。所以,小学学校可以与当地师范院校签订人才引流协议,有针对性的培养小学体育专业教师,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人才引流之余,学校还可以组织现有教师参与体育教学培养,鼓励教师定期参与相关课程的学习,同通过自学的方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实际小学中展现出更加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规范体育教材,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对于教材的规范使用是我国小学体育课堂中普遍薄弱的环节,因此强化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就是规定教师按照统一标准体育教材进行教学。然而,在统一标准的体育教材中,也存在着诸多限制性问题,比如,体育课程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的学科,教材也只能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准备合适的体育器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设计与学校特色相关的体育课程,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开展一些体育课程或活动,此外也可以改造或自制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材,比如坏拖把棒可以做成接力棒、跨栏架可以用于钻山洞游戏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带跳绳、毽子、沙包等器材。对已有场地、器材,要学校必须注意对其维护、使用和管理,提高器材的使用率,以便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三)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和器材,争取把利用度提到最大

受办学经费影响,许多小学的场地和器材并不完善,但却可以在现有体育器材的基础上,提高场地和器材的使用率。本着实用、经济、合理的宗旨,针对性的对已拥有的场地和器材使用方法进行改善。诚然,小学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紧缺是个不争的事实,除了增加体育经费外,还可以通过分开授课来进行缓解:首先学校在班级排课的时候,把使用场地和运动器材冲突的班级分开授课,避免同一时间段的场地或运动器材的使用冲突,体育教师应该相互协调,周密考虑场地的布置。

(四)开展丰富的校园体育赛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展校园体育竞赛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小学体育常见赛事有拔河、短跑、跳绳等,但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这些传统的校园体育赛事略显单一。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增加更多体育项目的训练,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游泳、滑冰、体操等体育教学项目,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堂。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拓展学生眼界,鼓励学生阅读关于体育的书籍,以及观看体育赛事,培养体育情操等。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是我国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体力,培养学生意志力,还可以丰富其眼界和拓展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助力,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要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增加教学经费,保障体育教学设施充足;从教室的角度来看,要强化自身业务素养,善用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中国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区域特色与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02):88-92.

[2]席建平.解决西部中小学体育教育缺失问题的新途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2):93-96.

作者单位: 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有效性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