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0-09-10 08:27张耀莺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7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张耀莺

摘要: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语文的学习是学习其他各个学科的基础,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基础的语文知识,可能他连最基础的题目都没办法读懂。语文教学有着许许多多复杂的环节,而在众多的环节中,朗读教学具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朗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还能使学生的共情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究

前言:课堂朗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对小学生以后更高年级的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对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高,即使有些教师比较看重朗读能力的培养,但是朗读教学的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学生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因此,朗读教学体系的完善和重视度的提高是小学教学不得不做的事情。

1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语感

无论是学习语文还是任何其他任何一门语言,语感都是极为重要的。学生一旦对于某一门语言有了良好的语感,即使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也能拥有较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对于语言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提高语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学生在通过不断的、重复的朗读之后,能够对语文知识本身的韵律有一个慢慢深刻的认知,从而语感也就慢慢得到了提升。显而易见,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的步骤就是通过朗读来提升。

1.2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同一篇文章的记忆,如果我们通过大声朗读来记忆往往比在心里默背记忆效果更好。大量研究表明,大声朗读是最为有效的记忆方法。小学生刚刚步入正式学习的阶段,正保持着对各种事物旺盛的热情和活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拥有着最好的记忆力。基于此,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之处也就凸显出来了。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启发之后,学生一旦养成记忆之前大声朗读的习惯,便会大大提高记忆的效率。在不断的记忆加强之下,学生对于所记忆知识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大声诵读的好习惯会让学生在今后背诵知识要点,理解文章的时候都会比其他没有这个习惯的学生要能更快地掌握知识。

2提高朗读教学的教学质量

2.1提高教师自身朗读水平

对于刚刚进入正式学习的小学生来说,老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神圣的存在,他们对老师都有着崇敬之情。因此,老师的朗读水平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有一部分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过关,没有经过系统的朗读教学的培训,甚至大部分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朗读教学逐渐重视起来,努力锻炼自己的朗读水平,主动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自己能够发挥作为教师的最大作用。当前热播的央视节目《朗读者》则是一个十分值得在课堂上播放的节目,从这个节目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朗读的无穷魅力,还能学习到朗读的技巧,提高文化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提前完成教学目标而大量缩短朗读教学的时间。而这种做法则让学生无法体会到朗读带来语文学习上的巨大收获,学生在朗读的同时能够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文章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朗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语感,能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有意识地为学生做朗读示范,强调朗读过程中的节奏感和韵律,让学生通过朗读设身处地去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

2.2丰富朗读教学方式

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是较为枯燥无趣的,学生常常会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失去兴趣,而朗读教学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力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入课堂。鼓励政策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是非常有效的,我们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比如给学生们发一些奖状和小礼品,让小学生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保持浓厚的兴趣。随着线上课堂教学技术越来越成熟,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完全不能吸引学生了,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不同情感基调和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则可以作为非常好的朗读素材。教师可以将这些文章作为朗读教学的重点,仔细地分析和研究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便是激情澎湃的爱国情怀,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将朗读作为分析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在朗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更加充分体会其中表达的情感,老师也可以使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比如在朗读时配上一段贴合主题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进教师所创造的朗读情境,更好地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深厚情感。

2.3组织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无论是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朗读能力的提高也不例外。而长期单一的练习可能会使一些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积极举办各类朗诵比赛,让学生有一个能够展示自己的舞台。良性竞争对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说是最好的助力剂,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竞争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加有动力。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比赛奖励,给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愿意更进一步地提高朗读能力。此外,朗读比赛也能够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够向其他参赛者学习到更好的朗读技巧,使得自己的朗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除了朗读比赛之外,教师也可以不断地创新举办各种相关活动,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让学生的活动实践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结语:综上所述,朗读教学体系在小学中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成功的。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逐渐地建立起朗讀教学的意识,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完善。此外,教师不应该固化自己的想法,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小学课堂中的朗读教学需要通过全体老师的不懈努力共同创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湘湘.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创新思考[J].儿童大世界,2019(4).

[2]陈爽.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魅力中国,2019(14):211.

[3]郑如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与解决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5(4):244.

[4]杨锋.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学周刊,2018(15):99-100.

[5]金国辉.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8(14):32-33.

(红河州建水县东山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