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2020-09-10 01:23余亮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8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教学改革

余亮

摘要: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和持续质量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分析了目前机械专业制图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探讨了机械专业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重点,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机械专业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

关键词:专业认证;OBE;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1  问题提出

我国于2016年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的正式会员[1],这表明着我国通过认证的专业,其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类专业的相同水平[2]。《华盛顿协议》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教育导向、持续改进教学质量[3]。为此,毕业生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毕业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及专业相关工具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树立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4]。为了迎接新工业革命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战,人们对教育投入的回报与实际产出的现实需要更加关注。为此,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被Spady等人率先提出并获得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应用和推广,成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的思想是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将成果反馈改进原有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

作为一个应用型本科高校,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是重点方向,而制图类课程是一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如何改革课程使其具有先进理念,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现代化水平,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卓越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产生良好社会效益、体现较高理论水平、涌现理论成果是目前改革的探索方向。本文将针对目前大学机械专业制图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遵照着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核心理念[3],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探讨课堂改革模式和方向。

2  制图类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机械专业的制图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1》、《机械制图2》、《CAD成图实验》和《工程软件》。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目前教学质量发展需求,主要问题存在以下几点。

2.1 教师为主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进行,难从学生反应、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入手进行教学反思,不仅制图类课程有这种情况,大部分大学课程都与这种情况类似。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条的教课,极大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学习的意愿和能力下降。

2.2 教材为主导致学生知识面拓展不足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材基本是唯一学习及教学用书,其局限性导致很难将技术发展前沿引进课堂,难以扩充和更新目前的市场需求和工作实际。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一直停留在书本,视野变窄,使得学生知识面难以拓展。

2.3 实践不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足

传统教学的方式将课程分解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由于课时紧张,传统教学方式经常将实训实验环节进行缩减。导致以动手实践能力为主要技能要求的制图类课程难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头重脚轻,理论知识高而动手能力弱。

2.4 改进不足,评价方式方法缺失

传统学生评价、教学评价等方式虽然存在,但是大部分评价只是应付。很多评价方法难以实现教师教学质量改进,同时教学方式和内容等被大纲限制也导致即使有一定改进,其范围也比较小,难以实现较大的质量提升。

3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制图类课程教学改革

3.1 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角色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得好不好才是教师教的好不好的最重要评价指标。以学生为中心是工程教育认证强调的核心理念。课程教学中积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当教师作为讲授者时,学生就要认真倾听;反过来学生作为演示者或者报告者时,教师就是主持者、提问者或者总结者。课上理论知识要重点突出,节约出一定时间给学生充当课堂上的主角,同时在教师提问时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地交流讨论,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加其求知欲和表达欲。

3.2 成果为导向确定授课内容

修改传统大纲要求,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成果导向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学期之初,公布本专业主要学习内容、主要热门工作、主要技能要求,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准备。教学中基于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课程案例讲解,结合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全方位立体式展开。对于课堂上难以展示的动画、操作、演示等,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补充,帮助学生补充专业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后,结合实验内容,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多画多练多思考。

3.3 学时配比增加实践实验课时

实验与实践能力在工科专业是必须拥有的工程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学而能用的专业人才一直是OBE的最终目的。在原有课时基础上,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将基础理论知识点通过教师录课等方式放在MOOC网站上,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这样能有效将理论课时间缩减而补充在实验课中。通过教师的实验讲解、实验演示以及学生的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论内容理解,从而在消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一旦毕业即具有一定的工程能力。

3.4 改进质量为目标实施合理评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持续进行质量的反思和改进。近年的课程中,对备课、讲稿、课堂问题、课堂记录、作业、考试等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反思,根据每年的学科热点更新教学课件和讲稿,根据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挑选出需要精讲的易错题,结合学生评价进行课程内容调整,根据课堂学生反应,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适当延伸。

4  结语

本文基于OBE视角,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内容,提出传统教学突出问题,实施教学改革和反思,为实现机械专业学位的互认,推动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娟.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J].高教学刊,2017(01):130-131.

[2]陈春晓,于东红.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4(03):4-7.

[3]马常霞.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20(03):111-114.

[4]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2):10-19.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教学改革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