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的发展与改革路径研究

2020-09-10 07:22庄玉凤
高考·中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试题考查

庄玉凤

目前,能力培养已成为人才培养主要目的,语文教育作为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由重知识讲解转变为重能力发展,这一转变体现在语文高考试题上。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改革要从考查目的、设题方式、题型功能等方面入手,突出能力立意的特征,确保作文试题的设置能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考查,促进语文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高考作文题型分类及基本特征

自恢复高考以来,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和内容产生明显变化,可从以下角度出发进行高考作文的划分。

(一)以命题提供内容为主的题型分类

从命题提供内容角度出发进行作文题型划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目前高考作文通常采用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题型。标题作文既是给出具体的作文题目,让考生阐述观点;话题作文是给出某个话题,由考生选择文体,拟定标题,表现了作文命题的多样化,尽管话题作文具有多角度特点,但还存在严重的套作现象。现代教育背景下,套作、固定框架对考生自主创作、表达真实情感带来不良影响,无法发挥作文试题的检测功能;材料作文是指给出事实材料,要求考生选择某一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素材和文体,是目前高考作文常见题型。材料作文自主发挥空间大、选题角度多元化、避免套作,能对学生写作能力精准评定,加深学生对语文写作的认识。

(二)基于能力立意的题型划分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表达和思维的创新发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因此,可从能力考查方面着手划分语文作文题型。一是阐释问题型作文,考生根据作文主题范围确定写作中心,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丰富、完善、论证这一主题,确保材料—阐释—话题三者是密切关联的;二是发现问题型作文,如“学生募捐”“明星代言”等,材料中设定某个情境,使考生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问题阐述。通过这类作文题型能考察考生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其写作水平;三是解决问题型作文。解决问题型作文主要特征在于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考生阐释自己的观点来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二、高考作文试题存在的不足

在对高考作文试题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试题材料抽象化,无论何种类型的作文试题,都会阐述一大段文字,这些语言通常激情澎湃或富有理性。还有试题是由一篇故事或寓言组成,无法对考生写作范围进行限制,不能给出确定的写作方向。过于抽象的材料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挖掘其中的隐含信息,学生提炼不出核心意思,容易出现跑偏题现象,导致写作失败。二是对试题文体考察的倾向。新课标中要求寫记叙性文章应做到表达意图明确,从生活需要入手写应用文,表明写作教学应以表达方式为主。

三、高考作文试题改革路径

在高考作文试题深入改革过程中,应明确作文题型改革关键,找出高考作文试题发展和改革路径,确保教学和考试密切联系,在试题内容合理设计的条件下,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贯彻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目的,在作文试题命制上要体现出立德树人思想,为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作文题目设计应始终将“选拔怎样的人”“怎样选拔人”作为出发点,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观念,发挥作文试题在综合能力考察和发展上的促进作用。意义深刻的作文试题能带给学生深入感受,并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体现出重要的文化传递意义。因此,作文试题应和时代主题相关联,采用新颖灵活的形式、自由空间较广的素材,传达积极的价值观念,将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形式、中国特色作为立德树人基准点,加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培养具有远大抱负的优秀人才。在作文试题命制上要渗透人文精神和现代思想潮流,突出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体现全方位育人的特点,通过作文试题内涵的延伸,让学生切实感受语文写作魅力。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改革应从试题立意和内涵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析试题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体会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素养,是语文作文试题设计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二)为高校选才提供支持

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学生高考成绩主要由语文、外语、数学学科成绩和水平考试成绩决定,进一步确定了各个科目的教育功能。从考查目标看,作文试题应帮助学校选拔优秀人才,使得作文题目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从学生写作思路和语言表达特点,对学生思维方式、素质水平和道德素养有一个全面认识,由此选拔出关键能力、基础知识、学科素养和人格品质均衡发展的考生,由此客观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明确语文教学方向。另外,需要提高试题设计技术性,解决以往语文作文试题抽象化、文体考查偏向等问题,强调写作主体和任务要求明确化,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减少套作、抄袭对最终考查结果的影响。随着写作目标的确定,进一步细化评分标准,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进而实现考查目的。

近年来,语文高考作文试题改革不断深化,材料型作文试题已成为改革主要方向,在学生写作能力评价方面作用显著,给出适合的写作材料,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高考生文化素养,使其思辨能力逐步提高,并能在开放的空间中发展考生逻辑思维。未来语文作文试题改进方向应是加强内容设计和完善评价指标,内容的设计要做到与时俱进,并在考查标准上,注重思维能力、写作技能、思辨能力的评价,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逐步调整作文试题内容,由此实现综合型人才的大力培养。

(三)作文命题体现限制性倾向

语文作文命题形式是多样化的,并且作文命题始终是在限制性条件下确定的,从近年来高考作文素材看,大多贴近生活,将生活内容转变成某个命题。命题方向的限制,一方面学生在掌握写作基础的条件下,完成任何题目的写作,另一方面,作文命题没有规律可循,要求学生注重自身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目前语文高考作文试题更多注重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是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的写作类型,还应从素材积累、日常练习等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意识。掌握这类文体,能保证学生快速掌握其他文体的写作形式。加大对材料和文体的限制是对语文写作能力进行考查的根本要求,有效限制提高了考查针对性,体现语文作文试题考查的层次性,是实现语文作文试题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基于情境创设的创新

情境创设对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加深认知有着重要意义,大多数教师注重创设促进知识内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全面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后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一种手段,在作文试题材料设计上,强调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更加客观的展现学生学习能力。高考作文试题要求学生分析并总结提供的材料信息,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作,要求考生写作和材料主题紧密联系。如何评价考生真实写作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始终是高考作文试题追求的目标,通过情境创设能保证学生在最佳状态下写作。作文材料营造的情境要体现多样化特点,使学生从材料中尽可能多的获得信息,活跃其逻辑思维,调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考活动。当写作材料由多个情境构成时,能够构建起综合情境,将其划分成等价情境与复杂情境两种。其中等价情境指的是不同情境能够互相转换,互相利用;复杂情境是指多个情景间存在某种联系,不能彼此调换,需要具体分析才能了解情境间的衔接。复杂情境创设应满足以下几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能力;加强情境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实现思维多向性发展,拓展考生写作思路。

(五)突出语文写作教学指导作用

从以上阐述可知,语文作文试题追求增强文化自身和立德树人价值,在写作过程中,体现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创造力和文化传承等学科素养,促进语文写作教学顺利展开。目前高考语文写作题目的拟定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即是从写作层面入手实施全方位考查。从作文考核反馈信息来说,高考作文试题对语言教学有着引领作用,有利于语文学科良好建设,明确今后语文教学重点。并且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强调学生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发展,加强生活实际和写作教学的联系,推进语文写作教学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了突出写作教学指导作用,应从语文教学目标、学生发展需求入手进行语文作文试题的改革,提出探討价值较高的写作主题,在写作中增强考生文化自信,使其对语文学科教学实质有一个正确认识,促进语文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试题的改革发展,不仅为了改进作文教学方法,还注重展现语文作文魅力,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考试和教学之间联系密切,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在高考试题内容设计上要突出对学生上述能力的考察,检测出学生真实水平。用变化的眼光看待高考和试题的改革,才能把握好作文试题命制方向,促进教育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试题考查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