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练习,提高体育课堂实效

2020-09-10 07:22温雄辉
学生学习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训练量运球课堂练习

温雄辉

《体育与健康》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各项体育活动的练习中,初步学习和完成简单的组合动作,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小学体育课堂也是以练习为主的。然而,如今多数在体育课堂往往呈现的是课堂练习“纯游戏化”和课堂练习“随意化”两种现象。“纯游戏化”的课堂练习往往造成“合理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不要了,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运动项目不上了,只去追求所谓的兴趣和快乐的体验,最终造成耐力、爆发力、肺活量及意志品质的下滑和后退”(全国十城市学校体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刘端文)。而“随意化”的课堂练习显得没有目的性,既达不到一定的训练量和训练密度,又没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造成课堂单位时间的浪费,还不利于学生纪律观念的培养。

因此,如何设计出更行之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在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训练,是当前体育课堂教学应关注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抛砖引玉。

1练习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体育课堂的练习怎么设计、怎么布置,许多体育教师是没有认真深入去思考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进行练习的环节中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1、毫无目标。往往因为班生规模大,顾不了那么多,主要为了防止学生在课堂中沉溺于玩耍,便随意设计练习,让学生随意进行练习、训练。2、没吃准目标,任意拔高或降低目标,或者练习设计的针对性不强,“练脚的变成了练头。”

所以,设计体育课堂的练习时,应对本课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设计的练习才能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到达训练目的,否则,一堂课就只能是“一盘散沙”、“形似神不似”,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达不到锻炼、训练、培养的教学目标。

如水平三的“趣味篮球”一堂课,课的认知与技能目标是使学生熟悉篮球,了解运球、行进间运球的基本动作方法,初步掌握原地运球时的按拍球动作技术。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就应该从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出发,注重运球时手指、掌心、手腕、步伐的动作,以及眼睛的细节的相关练习,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往往忽略了这点,而把熟悉球性、接力游戏当作重点,进行了大量的練习,与课的目标和重点相去甚远。

2练习设计要形式多样,有新颖性,抓住学生的“胃”

体育课堂练习的设计,不仅要让学生参加,而且是主动参与。其中趣味性是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的,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熟练程度,都和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联,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尽量追求练习的形式多样化,新颖性,紧紧抓住学生的“胃”,把简单机械的重复动作与教师强制性的命令,变成情趣盎然的体育活动。

如我校肖老师在教学水平二“障碍跑”时,准备活动摒弃了传统的“一跑两操”的形式,而是设计了当前风靡全球的“骑马舞”的练习,学生在音乐的律动下,跟着老师一起跳起“骑马舞”,完成准备活动的练习,既到达了热身的效果,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胃”,让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参加。

当然,我们体育课堂的练习设计,却万万不能走向前文所说的“纯游戏化”的模式,哗众取宠,表面的花架子在体育课堂练习应该刹刹车了。

3练习设计要注意难度适当,训练量适可

一堂体育课,时间有限,而且学生是未成年人,许多体育课又放在上午第三节或者下午第一节,一堂体育课上完后,学生往往还有其它的课程要学习。因此对体育课堂的练习的难度和训练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训练难度过大,训练量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达到,就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但如果训练难度小,训练量少的话,学生轻易达到目的,少了“跳一跳”的效果,练习往往会起不到掌握技能技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因此,要切实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目标,课的目的。

我校陈老师在县体育课堂教学评优中执教的“线球乐”,就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在照顾该节课抽签为上午第一节,接下去学生还有其他学习任务,就设计了“线球接力”、“线球造型”两个练习,两个练习既到达了一定的难度,又达到了一定的训练量,不至于使学生筋疲力尽,学生还有余力学习其他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教师临场应变、人文教学的能力。

4设计练习要兼顾课后

作为体育教学,教师仅仅在课堂内设计出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运动的技能技巧,提高一定的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简单的组合动作,技能技巧都有一个学习巩固和掌握,直至熟练的过程。课堂的四十分钟,老师无法兼顾全体学生的需要,同时,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不是靠四十分钟课堂练习能解决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还要设计出切实有效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去掌握,去锻炼。

如我在教学水平二“仰卧起坐”时,发现三年级有较多学生腹肌力量差,远远达不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所以我设计了“我和爸爸比腹肌”的课后练习,让孩子和父亲每天早上起床后完成一定数量的仰卧起坐,期限为一个月。期末测试中,这个班的学生的仰卧起坐基本上到达了要求,“优”的学生占了80%以上,这就是课后练习的作用!

课堂练习设计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要增强目标意识,把握教材实质,设计出有效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通过有效练习,体验到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真正达到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猜你喜欢
训练量运球课堂练习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要点分析
关于体育教学中田径训练强度及训练量的相关探析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关于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分析
“双人运球”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