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渗透

2020-09-10 07:22向庆航
学生学习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向庆航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科中,随着年级段的升高,学习难度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很多学生都容易被高难度的概念学习等影响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对此,教师就应针对教学策略作出改变,通过教学策略的改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数形结合就非常符合这一情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1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无法克服困难那么就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已经是独立的个体,其完全依靠于个体感受,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初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难度,后来越来越不愿意投入相应的时间与精力,无法再跟随着教师的脚步学习。教育具有双向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教学质量才能有所提升。传统教学方法下学生始终不得其法,纵然学校有各方面的条件但却没有起到助力作用,学习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在数学教学中巧用数形结合思想将那些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学生理解起来不如以往那般吃力,另外,数形结合这一新颖方法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生也会有足够的激情、有浓厚的兴趣,个体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集中精力学习有了重要收获。

1.1数形结合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俗话说要想教好学生必须懂学生。有专家学者提出各个阶段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以小学阶段学生为例,该阶段学生重视体验,重视自己的个人感受。另外,此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只有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才能够使得学生获得理想性发展。收集分析各种信息、进一步接触实质情况可以发现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前提是具有浓厚的兴趣,将数学问题图形化,数学课堂变得具有吸引力,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1.2数形结合有助于小学生数学素养形成

人们的教育思想越来越成熟,逐渐意识到了进行教学最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书面成绩,而是为了让学生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并且具备数学核心素养。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最主要要求。在刚开始进行工作时教师并不能够采用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数学素养形成难以成为可能。数形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构造图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入思考,调动思维,更能够理解与掌握数形关系,更有利于形成与发展数学素养。

2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转变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授课过程中,若教师想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需要转换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犹如教师的海上灯塔,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才能转变教学方法。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都十分注重考试的成绩,但是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下,学生在刻苦学习时不仅要提升学习成绩,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数学基础,开阔自身的知识眼界,提高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故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逐步为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维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或解决数学习题时数形结合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2 将知识与实践相融合

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理论作为基础,而后展开生动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深研教学教材,课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喜欢的事物,知道学生喜欢以什么样的形式上课,深入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从而确保设置的教学活动难度适应,能使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

同时,教师要做好数形结合教学手段的积极引导,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进行习题讲解,贴近学生的生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应用数形结合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使用大量的习题战术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应力求帮助学生扎实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例如,在《简易方程》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

方法如下:让某个男生带着计米器沿着操场顺时针走两圈,而后让某个女生也带着计米器逆时针走一圈半,已知男生走了800米,两人一共走了1400米,请问女生走了多少米?操场一圈多少米?根据学生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数据,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实践中得到的数据关系,使已知条件具象化,首先画一个线段图,跟学生一起分析已知条件的关系量,结合一段图已知的条件得知二人一共走了 1400米,男生走了 800 米,就可以列出 800 + x = 1400 米,得到女生走了 600 米,而根据男生的已知变量可以列出2 × x = 800米,得知操场一圈400米。将课堂实践活动与数形结合的思想相互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数字知识的理解。

2.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导入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展开数形结合的实际运用,进而全面展现数形结合的精妙之处。由于小学数学课程知识对于理解能力本就薄弱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抵触心理,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知识的热情,由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构建一个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上述描述就是一些數学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应用》这一内容时,教师要结合经典例题,利用多媒体动画或者在黑板绘制直观的图像,从而可以形象地演算出圆的各类应用问题,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的概念和各种应用解题技巧。教师在讲解这一类应用的数学问题时,学生通过借助于直观的图像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还可以加深对圆这个图形的认知与理解,也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形结合方式的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完成高难度知识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锦成.谈小学生数形结合思维与运用能力培养[J].福建茶叶,2020,42(04):256.

[2]李晓瑜.小学数学教学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科技资讯,2020,18(10):149+151.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数形结合小学数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