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问题及实施途径探析

2020-09-10 07:22何佩玲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实施方法学前教育幼儿园

何佩玲

摘要:礼节教育是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社会环境的局限性,对礼节发展的重视程度,礼节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三个角度分析了目前幼儿园礼节发展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建立礼节的四种适当方式。教育,即通过创建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进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在家校合作中进行教育,以及就每种方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事先讨论。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礼节发展;实施方法

我国一直被誉为“礼节大国”,礼节在人们的生活和创造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发展定律指出,幼儿时期是礼节习惯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 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手册》强调需要教导儿童“向父母礼貌地表达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以及“能够与他人进行礼貌的沟通”。可以看出,礼节教育是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塑造儿童个性和指导儿童社交行为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它还鼓励儿童建立良好的友谊,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一、儿童礼节发展的相关问题

1.社会环境的局限性

无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它都会直接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儿童礼节的发展也受到社会环境的极大干扰和限制。尽管我国古老的礼节文化确实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但近年来礼节的缺乏在中国经常表现出来。例如碰瓷,欺诈,学校暴力,家庭暴力,对医护人员的袭击等许多其他问题。这些现象迫使幼儿感染不良行为和耳影习惯。另外,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经常出现在互联网和电视上,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学习和模仿儿童的对象。为了净化社会氛围,充分改善公民的文化文明特色,首先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不注意礼仪教育

目前,即使在学前班,家庭教育界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对智慧的轻视和对道德的蔑视。许多老师和父母不了解幼儿教育的价值,他们只是相信教育是智力的训练和知识的积累。它没有考虑到儿童行为习惯和情感的发展。幼儿教育不仅是初等教育的问题,而且对礼节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3.礼节教学方法和工具的偏差

儿童的成长明显受到儿童行为和表现的影响。虽然我们经常听到成年人对孩子说:问候人,要有礼貌和聪明,学会分享,并为错误道歉。但是,即使成年人在嘴里说出来,他们也不会那样做。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成年人在抚养孩子时往往会采取傲慢的态度,并在不了解其原因的情况下直接否定他们。没有积极的领导和积极的建设,孩子就无法养成良好的行为和态度。幼儿园缺乏与家人的活动,没有体现家庭与学校合作的价值,并且不能完全指导儿童的健康成长,从而无法养成正确的礼节习惯和行为。

二、讨论适当的礼节发展方法

总结以上讨论并基于一些现有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实施幼儿园礼仪教育的适当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在环境中创造和培养人

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并且在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在礼节发展中值得使用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理环境主要是指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发展礼节,并为儿童提供随时随地的积极心理和行为暗示。例如,在墙上放置文明礼貌的语言,在托儿所中放置传统的中国美德故事和礼仪之星,并在适当的位置放置一些有趣的标志,例如“避免噪音”,“主动问候”,“排队和礼貌” 。用“很少的礼节知识”建立一堵主题墙,并在阅读区域添加有关礼节,道德和传统文化的书籍。精神环境主要是关于建立人际关系和有利于塑造儿童礼节行为的心理氛围,教师应自觉地提高礼节的质量,通过温和礼貌的言行来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师生关系,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在礼节生活场景中与孩子经常交流,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2.通过教育活动对人们进行教育

这里开展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幼儿园的日常礼节主题教学活动和与节日相关的礼节主题教育活动。其中,礼节教学活动应纳入幼儿园课程,以确保每周进行1-2次,并在儿童的指导和系统教育下进行。鉴于直觉的特殊性,儿童道德行为的敏锐性和不可理解性,礼节教学活动应着重于使儿童获得经验,区分是非和通过实际行动养成习惯。受讲故事和体验游戏的启发,主要是生活情境的出现,可以应用的教学方法有游戏教育法,角色扮演法,情境创造法,情感教育法,模型示范法等。此外,教学还可以与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庆祝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礼节培训活动,使孩子们可以直观地进行以下活动:送礼物给父母,写祝福,拜访单身老人。感受礼节,学习礼节,并练习礼节,以便孩子在尊重长者和照顾他们时能感到快乐。同时,被照顾的人也充分体验了节日的欢乐。

3.教导人们日常生活

将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礼节教育也应有机地融入儿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进出幼儿园时,应注意养成孩子的问候习惯;孩子应保持安静,早上阅读和睡觉时不要打扰别人;儿童可以在洗衣活动中做出有礼貌的行为;吃饭时间可以养成孩子的饮食礼仪;游戏和体育活动应侧重于发展儿童的交往,分享和合作行为;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可以及时进行心理训练,并使孩子养成主动为错误道歉的习惯;教师还可以使孩子背诵礼节的韵律儿童,巧妙地渗透文明的礼节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发展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件事:第一,應注意对儿童礼节行为的具体指导和示范,并注重积极的引导和提醒。第二,礼节的发展必须是持久的,要求一致性和长久性。第三,应及时加强幼儿表现出的礼貌行为,以促进礼貌行为的内在化。

参考文献:

[1]陈雨.关于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4.

[2]胡玉花.浅淡如何打造幼儿园国学礼仪教育特色[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9.

[3]林春萍.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23.

[4]何世红,辜廷玉,万中,林波.幼儿礼仪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课题(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2019-ZX030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山西村幼儿园 511430

猜你喜欢
实施方法学前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