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德法融合的教学策略

2020-09-10 07:22杜二菊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道德与法治

杜二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并探讨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把道德与法治进行融合,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让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中的现象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来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小学阶段,教师很容易在学生的意识中建立起来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法融合;策略探究

道德与法治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要有正确的思想,让学生清楚的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德育教育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需要从小就开始学习,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融合,同时也可以对学生抵抗不良诱惑有一定的作用,促进学生可以健康的成长以及进行多方面的发展。

一、德法融合的教学现状

1.1无法深入学生内心

道德与法律的融合一般都约束着人的行为,但是对于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心里的感觉都没有办法进行约束。道德可以对学生的内心有所影响,只有学生内心的想法和产生的思想改变了,这样才能够让自身的行为更加的规范,这个时候就需要道德和法律相融合,体现道德和法律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有很大的重要性。比如学生在学校里的时候,就要给学生制定规则。要让学生不能随地乱扔垃圾,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学校外面,或者看到旁边没有人的时候,还是会乱扔垃圾。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遵守制度的意识,不是对学生进行说教,要不断的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1.2缺少对学生进行法律的管束

有很多教师在教育小学阶段的学生时,只是教给学生道德和法治知识的表面内容。如果当学生做错事情的时候,教师做到的不僅是要告诉学生不能这样做,这样做是错的,还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好品质的行为有哪些,但是这些只是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虽然这样的做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让学生内心中感受到自己做错了。比如为了不让学生们在玩闹的时候发生打架事件或者是把桌子椅子弄坏等等。教师首先要冷静的进行思考,理智的分析问题。从学生的个人角度来看,告诉学生们这样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这个时候教师依靠说教学生,不能很好的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利益的概念和知识。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们,如果破坏了学校的公共设施,这样就损害了学校的利益,损害了学生公共的利益,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就需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1.3学生缺少学习实践

道德与法治相融合最重要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对自身周边所发生的状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判断。并且可以依据道德和法治学习过的内容知识,做出正确的理解和行为,而不是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比较表面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自身学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来对实践的问题进行解决。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实践巩固,缺乏实践经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过分的要求学生做到大人做出的行为。比如,现在都比较提倡低碳出行,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坐公交车或者轿车去学校,尽量减少父母开车来接送上下学。教师在学生学习的阶段,还要引导学生要依据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行为。

二、道德与法治融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2.1革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德法的学习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有效的备课,而且还要在课下时间多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行为特点,这样有助于教师寻找到学生内在的表现以及真实的学生内心表现。有的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很喜欢欺负其他的学生或者破坏教室内的公共的物品,比如,有的同学扔粉笔砸向其他同学或者是在以他人的课桌上乱写东西等等。教师发现之后要理智的去处理问题,不应该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单独的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这么做的真实的想法以后,教师就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教育,来逐渐改进学生的错误和不好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吸取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可以展开一些小型的活动,比如,保护公共物品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可以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想要保护公共物品。这样的话,教师不是运用很强硬的方式去教导学生,而是启发性的教学来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道德与法治,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2.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很多学到的知识都需要进行实践,也是引导实践的方式,所以在进行道德和法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和体会,这样在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的知道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意义。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不足之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习惯进行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在学生放假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完成任务,去进行道德和法治的学习,促进学生道德和法治修养的提升。在学校的校园中,也可以多布置一些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标语,让学生感受到校园里道德与法治的气氛。

2.3宣传道德与法治知识展开教育活动

道德和法律相融合,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习承受的范围,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处理方式以及学习特点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需要把学生的生活和道德法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道德法治,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出来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也应该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遇到问题时,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边想问题边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建立一个道德与法治的观念。

结语

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把道德和法制进行融合。很多教师也开始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的结合教育,在经过教师的实践之后,可以逐步的解决道德与法治融合的问题,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学生也可以在道德和法律的知识上进行深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东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59.

[2]刘一铭.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开展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A2):109-110.

河北省雄安新区容城县南张镇南张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策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