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应用初探

2020-09-10 18:23徐百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应用

徐百春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深入,议题式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新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与创新。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既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要求,也契合落实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本文基于对议题式教学价值的思考,并通过对教学实施策略进行探析,以期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应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议题式教学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所有教学方式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操作的具体方法也可以因时而异,授课内容因材施教,不拘一格。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构建看,实施议题式教学,要落实好四个教学环节。

(一)议题精选与设计

精选设计一个合适的议题是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要基于真实社会生活情境,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内容来精选中心议题。通常情况下,议题的选择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第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非常鲜明的学科特色,议题选取要把握住正确价值导向,必须重视思想性和教育性。第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议题选择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取向,通过创设贴近社会生活的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第三,坚持服务于课程教学内容。议题是实现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议题的使命在于达成课程教学目标,议题开发要以课程教学内容为根据,体现学科基本观点,落实好教学重点和难点,切忌舍本逐末,随心所欲。

如在讲授“国家财政”教学内容时,本人精选“A市财政”作为议题,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创设真实社会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财政为民的政治认同。围绕中心议题创设情境落实“影响财政收入因素和财政作用”、“财政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二)信息搜集与整理

在教学议题确定以后,师生一同着手搜集相关信息,为探究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素材。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鼓励学生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取多元化信息,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遴选和整理。一般情况下,信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教材或相关书籍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生活的时政热点、通过查找资料或者亲身实践研究获得的相关信息。

在上述课例中,与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财政的概念,实质,财政预算与决算,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以及财政与宏观经济等。教师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中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如教师以“钱从何而来?用到什么地方去?钱花得值不值?”为线索,指导学生搜集近年来A市GDP增长情况和公共财政收入数据,财政在民生方面、基础设施方面支出情况等。这些内容都是由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完成,让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问题探究与交流

问题探究与交流环节是议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议题式教学关键点在于“议”,即对创设的议题进行探究、思辨、交流,最后达成共识。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辨能力、综合能力以及思维水平,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内化成学科核心素养。在问题探究交流环节中,能不能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关键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课堂舞台交还学生,通过分组探究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甚至实践体验等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充分阐明和论述自己的观点。另外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社会生活背景具有一定局限性,教师对问题探究要做适时引导、补充。既要维护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畅所欲言,又要防止学生脱离议题,脱离课程内容,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教师要充当“引路人”和“协助人”的角色,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做到抛砖引玉、循循善诱或简短点评即可,让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对问題作出较专业而深刻的分析,从而锻炼自己,增强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四)知识内化与升华

议题式教学非常注重“议”的作用,而“议”不是教学目标,只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在问题探究后,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建构知识体系。经过前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经历了经验与知识的碰撞,情感与理性的冲突,实现了知识内化与升华。如创设“A市财政”议题,经过探究至少呈现两个方面价值:一是让学生认同国家财政性质、法律和政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二是让学生树立公共参与意识,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议题式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把课程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行为,从而真正意义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能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结语

总之,议题式教学作为新事物,对落实课程目标,培育核心素养已经凸显出其应有的价值。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想政治应用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