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2020-09-10 18:23余品诺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中班培养策略

余品诺

摘要:好习惯是一种独特的力量,好习惯是一种坚韧的品性,好习惯孕育着超凡的智慧,好习惯闪现着魅力的火花。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身,促进幼儿整体素质提高。本文以中班幼儿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中班;良好行为习惯;意义;内容;培养策略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启蒙时期,教师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幼儿的引导,使其获得智力、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协同发展。

一、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从大的方面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关键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看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小的方面说,一个家庭培养孩子,关键也是看孩子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惯。

习惯,就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某个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幼儿园的三年教育是幼儿萌生规则意识和培养执行规则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孩子的心灵还是“软蜡”的时期,教育者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去培养,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中班幼儿处于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期,把握好这一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对于幼儿终身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内容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用品。

三、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为人师表,给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榜样引领

对于幼儿来讲,即使到了中班,教师也是他们最信任、最依赖的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引发幼儿的模仿。因此,在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方面,教师首先要严格自律,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教学中都要给幼儿起到表率和榜样引领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幼儿的行为。

例如,要想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那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教师都要跟小朋友們说普通话,并且适当的放慢语速,注重发音,以便小朋友们听得懂、学得准。要想让小朋友们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教师在平常就要养成主动跟小朋友或者幼儿家长打招呼的好习惯,在他人跟自己打招呼的时候也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和微笑。在获得幼儿或者其他同事帮助时,首先要真诚的致谢,在产生误会时也要真诚的道歉。生活的点滴小事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幼儿良好行为意识的养成,促成其自身行为的规范。

(二)方法指导,助力幼儿自理能力和互助能力的提升

中班幼儿在做事时经常会出现时机掌握不准、尺度拿捏不准、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给予其科学的方法指导,真正幼儿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的良性互助循环,进而使幼儿在提升自身行为能力的同时,养成帮助他人的意识。

例如,幼儿午休时,面对衣物穿脱和系鞋带问题,对于小班幼儿,教师都会帮助他们,但中班幼儿的手指精细动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教师就可以交他们子们穿衣服、脱衣服、叠衣服、系鞋带等的正确方法。在课上,教师可以给中班幼儿做正确的教学指导示范,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教学视频,以加深他们的印象。然后幼儿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由自理能力、责任意识强的小朋友做组长,监督和协助组员的自理行为,促成组内团结协作、互助成长氛围的形成,助力班内幼儿自理能力的提升和互助意识的养成。

(三)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任何时候教师都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幼儿家长取得联系,使其知晓幼儿园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内容与教育计划,助力良性教育合力的形成,使幼儿园教育能够向家庭教育延伸,实现教育互补,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每周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在这一天,每个班都会有家长代表来幼儿园体验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变化。每两周左右幼儿园还会邀请资深的幼儿教育专家和教师,来幼儿园免费为家长们举办“家长课堂”,讲授这一时期幼儿的成长需求和心理需求,解决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促成家长“再成长”。不仅如此,教师还组建家长微信交流群,利用网络平台给家长们普及幼儿行为养成教育的意义,鼓励家长们在家里放手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擦桌子、洗袜子等,并鼓励家长们将幼儿的行为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既能够成为幼儿成长中的珍贵记忆,又能够激励孩子的成长,推动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幼儿园时期作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新时期的幼儿教师不仅要给予幼儿榜样引领,还要使幼儿具备自理能力和互助意识,并和家长共同努力,达成教育共识的同时,共同助力幼儿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寿建明.注重培养行为习惯 全力提高孩子素质——谈谈对“健康促进”工作的认识和体会[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

[2]雒爱仙.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家庭因素[J].科学大众.2007(2).

温州市瓯海区潘桥汇宁幼儿园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中班培养策略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