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价值分析

2020-09-10 18:53邹英明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1期
关键词:价值分析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邹英明

摘要:阅读与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与学习习慣,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与语文成绩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想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改进对思维导图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作;思维导图;价值分析

引言

思维导图是图形化的思维模式,它可以将深层次的内容转化为图文并茂的任意图形,如果能将思维导图适当地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归纳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巧妙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开展阅读与习作教学活动。

一、辅助学生发展发散思维

语言的教育是十分适合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教育,而发散思维既是学生发展阅读理解与习作能力的重要思维,也是阅读与习作教学的重要教育目标。教师在阅读与习作教学中,应当立足思维导图的思维工具性,辅助学生发展发散思维。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好相应的可供发散的方向与内容,然后在教学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使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思维培养,并且使学生发散联想的内容对他们的语文能力、思维习惯发展都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以《落花生》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时将课文中“父亲”提到过的三种水果添加在思维导图中,运用圆圈图引领学生梳理这几种水果的特点,以此展开深层次的感悟理解。我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对比,得出结论。但是我继续引导进行发散思维:落花生最可贵,体现了奉献的美德,那么桃子、石榴和苹果就不好吗?花生是埋在土里的,并不炫耀自己的果实,所以父亲认为人们做事的时候应当学习花生,踏实且甘于默默奉献。那么看看桃子、石榴等水果是不是也有美好的品质呢?这一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冲击较大,我进行启发:作者是从果实位置的角度来思考的,那么我们可以从石榴、桃子、苹果的花朵、枝叶、果实、种子等内容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比如要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发散思维,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思考。如学生甲:“其实生活中有时候也需要像苹果树、桃子树一样,用于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不是等待别人来发掘。”学生乙:“做事时也应当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以便他人检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们逐渐发散思维,在思维导图分支中拓展补充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这是难能可贵的。

二、运用思维导图实现选材的合理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学习,了解作者在文章当中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修辞方式的应用形式,然后通过习作布设的方式来实现学以致用。在习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的情况来进行立意,并通过材料的适当筛选来促进习作的顺利进行。在立意和选材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学生就可以在脑海当中形成清晰的操作路线,提高材料筛选的效率。与此同时,通过思维导图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他们的行文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和顺利。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的内容,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建立起清晰的行文脉络,了解文章的大意。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习作的时候,就能够自然地运用思维导图来完成素材内容的筛选。

比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初步阅读文本内容,然后将文章的框架结构通过多媒体投放出来,引导学生结合这一框架对文章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师所投放的文章框架结构的指导下,学生很容易发现文章是从触觉、视觉、嗅觉以及听觉这四个角度来对秋天的雨进行描写的,并将这四个方面作为思维导图的主要枝干完成其他内容的填充。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种方式对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进行仿写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构建的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结构的构建,从而完成整篇文章的写作。

三、绘制思维导图,确定写作主题

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且受到积累的写作素材较少等各方面的限制,因此很多学生表示在写作时无从下手。小学生不知道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这些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写作过程中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的思维,主动与其分享相关的写作素材,或者让学生搜集相关的素材。我在写作课上于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案并写上本次写作的主题——“我最好的朋友”。紧接着,我让学生围绕“朋友”展开自己的想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都画起了思维导图,并于“我最好的朋友”这个主题的四周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了与朋友相关的关键词,如性格、外貌、为人处世,等等。最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朋友发生过哪些令人难忘的事情?这些事体现了朋友的什么特点?……这样,学生以“我的小伙伴”为中心将写作素材呈现在思维导图之中,如此不但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与组织能力。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小学生动笔,小学生会不知所措,因此,在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要先以说为主,请小学生简单描述自己想要写的具体内容,教师再轮流指导小学生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不擅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学习与运用,导致学习效率低,成绩总是提不上去,这在很大程度上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系。当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不够重视,或者是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不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让小学生能够获得更优秀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时候加强对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化课堂内容的讲解方式,尽可能地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娜敏.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123-124.

[2]黄丽萍.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9(06):107.

[3]方明凤.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8(19):34-35.

江西省余干县古埠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价值分析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