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党员“后续培养”质量的途径研究

2020-09-10 07:22萧早荣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新时代

摘 要: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阐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存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未建立密切联系、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体制不健全和规范性不强、学生党员监督评估体系不完善及缺乏系统性三方面问题,提出为了提升学生党员“后续培养”质量,需要从创新党员后续培养教育方式及构建多样化锻炼平台、建立健全的后续培养教育管理体系,保障其稳定与长效运行和完善学生党员监督评估体系、提高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新时代;学生党员;后续培养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031-02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2019年立项课题“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党员‘后续培养’质量的途径研究——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例”(2019MB010)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越来越多且规模越来越大,高职学生的数量也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这些学生群体中有许多成绩优异、品德端正的共产党员。相比较于普通学生,学生党员在学习态度、思想境界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学习环境的提升。在学生群体中敢于担当,充分发挥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思想水平与政治改善觉悟提供了较大支持。在新时代中我国高职院校的党员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然而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健全的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体系,使得在进行党员后续培养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党员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未建立密切联系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党员知识教育活动时,通常采用领导照本宣科朗读上级指示文件或者报纸等形式,更多的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没有针对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对应的实践活动,在这种“灌输式”教育方式中,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党员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得实际学习过程十分被动。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一些学生党员产生抵触情绪,采用敷衍了事、应付的方式完成学习,造成学生党员只能理解表面知识,做不到深层次探索,大大降低了其后续培养的质量[1]。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时,产生了一些诸如“以落实文件要求”“勤勤恳恳走过场”等形式化活动。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养,在学生群体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二)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体制不健全,规范性不强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校内人员基数也同比升高,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希望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样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党组织将工作核心放置在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上,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入党标准与相关流程,然而却没有将学生党员的后续培养教育作为工作主旋律,没有建立健全的后续培养教育体制。相关工作在开展中面临无章可循的問题,从而导致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效果堪忧。针对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学生,每年需要参加不低于16课时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管理条例,导致这项规定无法得到彻底的实施[2]。例如现有的一些学生党员交流谈话规定、思想汇报规定以及民主生活会规定等形式化主义现象普遍,没有开展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

(三)学生党员监督评估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从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实际状况来看,普遍存在自主学习以及自我水平不高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党员在成为正式党员后逐渐降低自身的学习标准,认为只要入了党就可以“万事大吉”,从而在参与组织活动时漫不经心,也不能严格遵守组织规定,体现不了党员的积极性与先进性,对党员形象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3]。而产生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监督评估体系,高职院校不能够准确掌握各个学生党员的基本状况与各自特征,无法对其在党组织活动、党员教育中的表现进行公正、客观评估,更无法对其言行举止进行有效监督,从而造成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过于放纵、产生行为不文明的现象。有些高职院校制定了学生党员考核评估制度,但是形式主义严重,只要其没有触犯到原则性的规定,最终都会给予学生合格的评价。这样的考核失去了公平、客观的原则,无法激发学生党员先锋模范精神。此外,这些考核主要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不能够对学生党员各个时期表现进行阶段性考核[4]。

二、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党员后续培养质量的途径

(一)创新党员后续培养教育方式,构建多样化锻炼平台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党员后续培养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后续培养教育的管理。首先,要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引入多种样式教学方法,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之中[5]。其次,也要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与改革现有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党员的性格、爱好以及所属专业的特色等,开发多元化的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模式,使得开展的教育活动能够符合大多数学生党员的学习需求[6]。比如可以组织党建知识竞赛活动、学习党员先进事迹等,此外还可以为学生党员打造红色教育书库学习基地、提供红色主题电影播放等,从而让学生党员能够快速、便捷地接受与学习红色文化、历史以及精神。最后,在加强学生党员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要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实践活动与理论学习的相互融合,构建多样化的锻炼平台。

第一,要倡导学生党员“走出去”。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环境中开展调研活动。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深入探究各个专业的特征,加强学生党员实践能力的训练,并将这种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也能够从中受到教育。

第二,要采取“请进来”的方法,邀请社会上著名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家等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自身的实践经验与经典事迹,提高学生党员参与后续培养教育的积极性。

第三,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为提升学生党员后续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多方法。加强互联网平台在党员后续培养中的教育作用,提高后续培养教育的时效性,扩展教育素材,创新教育工作内容,提升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后续培养质量不断改善。比如,2019年1月在全国上线的学习强国App,很好地满足了新时代网络背景下广大学生党员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为提升学生党员后续培养质量添砖加瓦。

(二)建立健全后续培养教育管理体系,保障其稳定与长效运行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由此可见建立明确、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进行的根本。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的质量,建立健全的后续培养教育管理体系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活动的稳定与长效开展。

一方面,根据新时代发展特征加强对传统党员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思想汇报制度、民主生活制度等活动为背景,不断健全自主管理、自我鼓舞制度,明确各项党内生活活动与体制,持续开展组织生活会,加强对学生党员行为的约束与矫正[7]。健全党员民主考核制度,每个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结合自我评价、学生党员互评等多种方式,发现学生党员生活中的不足,帮助其认清自我,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

另一方面,构建方便、快捷的党群交流体制。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电子化智能设备迅速普及。高职院校党支部可以开通信箱、邮箱、校内宣传栏以及公众号等方式,促进学生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深入交流,认真了解和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加强人民群众对学生党员的监督,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贯彻落实党员的先进性,使其获得更好发展。

(三)完善学生党员监督评估体系,提高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是确保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此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可以依照新时代学生党员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等创建全面适宜、切实可行的学生党员教育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基于终结性的学生党员教育考核评价方法,紧密结合过程评价模式,加强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相互融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与性格采取差异化、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从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党员后续培养教育监督评估制度[8]。比如,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信念和党性觉悟,在专题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阅读一本红色书本、参观红色教育景点、练习红色歌曲、收看红色题材纪录片以及书写一篇红色学习心得体会等,每个学生党员都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并将学生参与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将考核结果与学生评优、党员转正等联系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参加后续培养教育的积极性,确保其良好的先进性。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党组织建设呈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学生党员的后续培养教育,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创新后续培养教育方式、建立后续培养教育体系以及构建后续培养教育保障制度等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党员“后续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毛近菲.基于个性化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途徑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2):77-78.

[2]陈丽敏,齐辉,李根.“3322”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以某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7):112+111.

[3]孙兰欣.三基一化:校企合作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新模式探究[J].高教论坛,2015(2):6-9+29.

[4]张晓艳.高职院校学生入党培养联系人教育方法研究——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0(2):16-19.

[5]萧早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7):1-2.

[6]王春花.新媒体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营管理系“党员之家”微信平台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1):137+147.

[7]何春风,赵文博.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朋辈模式探析——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3):5-6.

[8]张广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多维路径探析——基于工学结合的视阈[J].职教论坛,2016(2):18-21.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新时代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评价体系研究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