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

2020-09-10 01:53刘子鸣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初中

刘子鸣

摘 要:教育扶贫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实现学困生脱困是当前教师的教学重难点。本文将立足于初中生英语的长远发展,调查初中英语学困生现状,分析致困原因同时探究了爱与宽容的力量、端正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建立个人档案并提供针对性辅助以及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四方面的转化策略,从而为教育脱贫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语;初中;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130-02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的均衡发展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把这个理论放到每个课堂中,就意味着要关注课堂上每位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那部分暂时落后的学困生。英语教师应尽量避免教育上的“马太效应”(源自《新约·马太福音》),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避免将课堂变为“优等生”的表演舞台,让“学困生”成为观众。我们应该承认差异的存在是常态,是必然。而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尽己所能,最大程度地尊重每位学生的发展,激发每位学生的发展潜能,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带着希望走进课堂的学生。在教育上要有扶困意识,争取让落后的学生早日脱困。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一)性格方面因素

现所做的统计和观察是基于笔者所教授的初一年级两个班级的情况,基本情况如下:两个班级平均每班60人,学困总数20人,占总人数120人的1/6。也就是说每6名学生中就有一名是学困生,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作为英语教师不得不进行调查与反思。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生成就至多20%归诸智商,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意志力、自信心、控制情绪、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1]。本文的研究把智商因素暂时忽略,重点研究影响学困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首先,从性格开始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笔者对所授两个班级中部分学困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了总结。

1.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型

两个班级中,学困生总数为20名,其中有3名学生属于性格极其内向,课堂上很少举手发言、跟读等,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较低,课间休息时间,也很少与同学一起玩耍,沉默寡言。他们在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和成绩因而也十分不尽人意。

2.性格活泼,受挫力弱型

另外,还存在2名学生情况比较特殊,他们性格比较活泼,但很要强,受挫能力较差。具体表现为刚开学时表现比较积极,但期间成绩稍有退步,便难以接受,从此一蹶不振,上课反应变得消极冷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二)学习态度因素

近年来,基于生活现实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思想。这些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读书无用论”出现

随着“打工潮”的涌现,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到大城市去寻找就业机会,很多人凭着一技之长,获得了较高的工资待遇。由此,一些学生家长便向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考不考上大学不重要,像我有手艺,同样可以赚很多钱!”这部分家长消极、肤浅的观念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笔者所教的学生里就有十几名学生学习态度敷衍,得过且过,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消极被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严重制约着潜能开发。

2.“娇气怕苦风”盛行

由于物质水平的提高,现在孩子多生活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家庭教育中多存在“花盆效應”,即在家庭生活中,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环境,在一段时间内,孩子可以成长得很好,但一离开家人的精心照料,经不起环境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2]。上了初中还不会洗衣服、做饭,个性膨胀,自私自利。面对学习任务时,这些孩子首先表现出的是逃避、退缩。老师稍加教育下,这些孩子要么表现出排斥,不服气,不理解,坚持自我“个性”,要么则表现出逃避,接受不了,产生厌学心理。如笔者所教班级里的一位男生,在家长面前比较任性,来到学校则表现出比较胆小,内向、不合群,当老师指出其不规范的行为时,这个孩子则无法接受,逃课,躲藏起来。老师只好组织学生有序地在校园内寻找他,最终在校园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他,大家才终于放心。这样的情况出现过三次,老师与家长也在一直不断地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试。同时,也都在反思:为何这个孩子如此不能适应环境,在家里表现自在任性,而在学校又心理脆弱,难以合群?

(三)学习习惯因素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制约着学生的成绩。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课前不预习,不专心听讲,不积极发言,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没有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会降低学习效果。

(四)情感方面因素

在初中生中,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到外地打工,这些孩子要么由爷爷奶奶接送上学,要么寄宿在学校中。孩子在情感方面缺少父母的陪伴,缺乏情感互动,常常会有孤独感和无助感。有的学生表现为自制力差,频频违反校纪校规,以此吸引他人的关注;有的则表现为内向孤僻、不善言谈,缺乏学习的动力与活力。

(五)基础薄弱因素

有部分学生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但由于在小学的时候没有夯实基础,导致初中时想要用功却无从下手,频频受挫以后就放弃努力。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同样具有进步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他们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了成绩差。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与帮助。在对待这些学困生时,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成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

(一)爱与宽容的力量

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学困生的存在,做到接受他们、悦纳他们,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心扉。细致地观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对于那些因父母离异而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要更主动地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经常与其监护人联系交流,给予适时的帮助和开导。正如夏丏尊翻译的《爱的教育》中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二)端正学生英语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皮尔指出了一个人对待生活态度的重要性。只有抱着乐观的态度,积极的思维,才能开创幸福的人生。学习英语更是如此。针对那些浮躁的“读书无用论,”我们可以从终身发展的角度向学生解读学习英语,接受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初中学生已具备初步自我思考的能力。只有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明白其所做事情的意义,他才会用心去做。因此,要多利用思想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帮助其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与社会责任感。逐渐向其渗透掌握一门外语的积极意义和重要影响。

(三)建立个人档案,提供针对性辅助

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可以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并总结阶段性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特质,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特别是那些基础薄弱导致后劲不足的学生,应该帮助其积极地查漏补缺。

(四)学习意志力的培养

1.成功体验,激发内动力

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综合调动各种感官,采用多种形式,创新教法,灵活运用TPR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重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尊重学生的感知和独到见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教师利用激发学困生学习热情的方法,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3]。

2.实践磨练,锻炼意志品质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纠错、改错的过程。在学习中遇到拦山虎时,有的学生意志力较强,能够克服困难。而有的学生则容易被困难打倒,最终失去信心。帮助学生锻炼强大的意志力显得尤为重要。意志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意志力训练包括五大核心步骤:改变自己—掌握意识—习惯养成—情绪激励—突破极限,意志力也呈现出阶梯式上升[4]。

针对初中生英语的学习,笔者为学生制订了一系列任务计划,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力。例如,让学生坚持自己整理每个单元的重要短语,并写出短语所在的相应句子,每两周进行一次。刚开始第一单元,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性较高,到第三单元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坚持不下来,于是对他们进行了鼓励和引导。直到第五单元,又开始有学生出现懈怠,这次我们组织了一次分析检讨会,让1~5单元每次整理短语、句型都按时完成的同学,进行心得介绍,并让完成任务效果较差同学进行自我原因分析,自己制定出对策及保证。直到最后一单元,全体学生任务都完成得不错,形成了自我分析、自我鼓舞的良好机制。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进行了一些较难任务的长期坚持并顺利完成。强大的意志力能够为学生的英语学习进步插上翅膀。它可以幫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性。

三、结语

影响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因素还有很多,教师探索的脚步永远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探究才能应对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M].杨春晓,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易永忠.“花盆效应”的克服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169-172.

[3]赵钰莹.基于情感策略的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探析[J].英语教师,2019(16):70-72.

[4][美]菲尔图.意志力是训练出来的[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初中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