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2020-09-10 07:22郭为聂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对策研究

郭为 聂佳

摘 要: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校外语教学中逐渐显现出一些有违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现象。作为高校外语教师,不应在外语教学中只讲授和传播西方文化、思想及价值观等,还应不遗余力地传播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家政策及党的相关思想等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关内涵。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某高校的52名青年外语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从而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并得出了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基本概念及具体内涵了解较少,对外语教学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及讲授的重要性认识欠缺等相关结论,以此提出从国家、高校、教师各方层面加强对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解决策略。

關键词: 青年外语教师;主流意识形态;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1;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081-02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掌控机制”(CYS193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讲话指明了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范畴。加强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与个人发展的重要环节[2]。与其他年龄段的外语教师相比,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因接触西方思想文化的途径多且意愿更加强烈,因此在课堂上往往会因自身国家意识及社会责任感不强而做出崇洋媚外或非理性宣扬西方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的行为表现[3]。因此,加强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学习及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举措[4]。

一、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主流意识形态现状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学校教学活动的两个主要参与者是学生和老师。在这项活动中,老师占主导地位。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主流意识形态的现状,笔者向重庆某高校的52名青年外语教师发放调查问卷52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官方发布的年龄划分,青年人的年龄范围被定义在15~44(包含44)周岁以内。据此,笔者剔除了年龄不符的2份教师问卷,剩余50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15%。该问卷的25个问题可依据考察侧重点被概括为四个维度,即: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是否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基本概念及具体内涵;是否认识到外语教学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及讲授的重要性;是否了解外语教学中传播及讲授主流意识形态的途径;青年外语教师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否淡薄。这项调查从问卷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回收到统计分析持续了近一个月。

第二,在收集问卷之后,笔者使用SPSS 23.0检验了该份调查问卷的信度以及效度。Cronbach’s Alpha系数是常用检验信度的方法。系数越高,则该问卷各题之间的一致性就越好。KMO值是最常用检验效度的方法,KMO值越高,则问卷的有效性越高。根据问卷信度值标准,当问卷信度在0.8~0.9时,表明该问卷信度较好,此问卷信度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812,可以认为该问卷整体信度较高,因此可以对该问卷进一步数据分析;根据问卷效度值标准,当KMO值在0.8~0.9时为优秀,本次调査问卷的KMO值为0.825,KMO值较高,说明该问卷具有很好的有效性。该问卷信度、效度均得到数据证明有效,因此问卷结果可进行数据分析且具有参考价值。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第一,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基本概念及具体内涵了解较少。例如,第3题“您同意中国的剪纸文化属于主流意识形态吗?”结果显示,只有16%的教师同意这一观点,66%的教师持怀疑态度。

第二,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及讲授的重要性认识欠缺。例如,第8题“您上学期的教案中大约有几个涉及到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等主流意识形态范畴的内容?”结果显示,有88%的教师只有0~3个教案中涉及了主流意识形态。

第三,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中传播及讲授主流意识形态的途径缺乏了解。例如:第16题您在班级群、朋友圈转发过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信息吗?结果显示,经常转发的教师不到12%,60%的教师几乎不或从不转发有关主流意识形态的信息。

第四,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比较严重。例如,第26题“您对高校党委在暑假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培训谈何态度?”支持的教师只占7%,不太支持和不支持的教师占比高达59%。

三、加强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

(一)国家方面

第一,国家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法律或规范中强调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传播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以帮助高校青年外语教师树立法治意识,强化社会规范[5]。国家教材委员会应颁布涵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的教材编撰要求,以提供给教材编撰者明确的编撰依据[6]。

第二,在教材中中外文化占比方面,编撰者不应编写过多的西方文化,而应力图使两种文化在教材中的占比率差距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7]。从而使教材使用的整合者教师能够在进行西方文化教学的同时,增加自己的中国文化输入,进而提高自己的本国文化意识,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并树立文化自信[8]。

(二)高校方面

第一,高校党委应提供制度性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完善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的理论学习制度。要让更多青年外语教师深刻了解国家对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及社会责任感。高校党委对于部分在教学中吹捧西方文化并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外语教师,应采取教师访谈、专题讲座及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培训等方式来培养其国家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第二,高校要完善教师的思想政治考核制度。高校可以制定学生监师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访谈,从而了解他们任课老师的思想政治倾向。对有不正当言论或者做出崇洋媚外行为表现的老师应进行引导或批评教育,并在学期思想政治考核方面给予扣分处理。同时,高校要针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形成一种有效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外语专业课程教育,并给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师给予表扬和激励[9]。

(三)教师方面

第一,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应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深刻认识到自身除给学生讲授西方文化知识外,还应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和弘扬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因此,青年外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面对中西方文化或思想差异时,要敢于展现出自身的正确价值观点,并对持偏向西方意识形态的学生加以劝导。

第二,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主流意识形态素养和中华文化认同感。首先,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应定期参加学校或政府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及党史等培训或讲座,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其次,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由国家提倡、学校组织的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行统一。最后,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还应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在课堂中应尽可能地弘扬主旋律、倡导正能量,从而自觉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10]。

第三,增强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国家安全意识。在如今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时代,面对网络上大量西方文化产品,如:美剧、英剧等的不断输入,隐藏其中的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社会制度等西方意识形态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中国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1]。青年外语教师应主动关注并分析西方文化产品背后隐藏的西方意识形态内容,并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加以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潜在性和严重性,从而使学生明白增强国家思想文化安全意识和弘扬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四、结语

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国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作为讲授和介绍西方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的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应增强对我国当今主流意识形态的深入学习并能够客观评价和看待西方意识形态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各自优缺点。此外,高校青年外语教师也应增强自身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肩负起培养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综合型外语人才这一重要使命,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調: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Van Dijk, A.1995. Discourse semantics and ideology [J]. Discourse and Society,年份?(2):243-289.

[3]李冬梅.新时期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

[4]陈勇.高校外语教育中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应对[J].济宁学院学报,2017,(4):107- 108.

[5]陈铭.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独特性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 (3):79-81.

[6]王永贵.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要意识形态透视[J].社会科学研究,2007 (1):60-64.

[7]李杏.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J].英语广场,2016(2):97-98.

[8]薛花.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情感视角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4 (10):60-64.

[9]姜玉霞,陈亚军,张伟,等.把握思想动态做好青年教师意识形态引领工作[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S2):295-299.

[10]孙绍然,辛显华,李青山.大学青年教师意识形态教育多维度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70-574.

[11]李丽,葛彦东.高校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问题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 (26):77-78.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刍议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
浅论中国“主旋律”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