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明挖车站防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0-09-10 01:53秦玉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卷材车站混凝土

秦玉宁

摘 要:现如今地铁建设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在施工建设期间严格按照各项标准应用防水材料、进行节点控制,旨在实现较好的防水效果是,以保障地铁有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这一工作出于现实需要,地铁明挖车站防水工程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重视防水工程施工,使用关键技术做好防水工作能够解决弱点问题。后期不必深受地铁堵漏的困扰,意义非凡。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地铁明挖车站防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地铁站渗水及变形缝渗漏水原因,提出相应措施,研究明挖法防水施工流程,对施工准备、施工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铁明挖车站;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186-0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为了与现代人类社会需求相统一,国家开始大力推进地铁工程建设。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人们出行方式已经出现变化,地铁因便捷、方便成为人们的首选。作为每日承载较多客容量的地铁车站,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因地铁车站特殊性,研究后发现地铁车站防排水施工是若干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工程质量好坏与否与防水工程有着若干关联。引进和应用先进施工交互技术,坚持构建完善的地铁车站防水体系尤为关键,要做好此项工作,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1 地铁明挖车站防水工程建设必要性

地铁不会占用地上空间,能够有效缓解地上交通压力,这是避免地上交通瘫痪的重要举措,具有积极意义。相关部门为了充分发掘地铁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正式提出了有关地铁的发展规划。地铁项目建设规模与之前相比明显增大,数量显著增加,这一切都是为了保障人们出行。地铁建设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需要不断发挥人的能动性保证地铁能够正常运营。工程建设涉及多环节,工序较为复杂,建设具有较大难度,总得来说,地下工程环境较为复杂。地铁放置在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位的变化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正是因为水位变化的不可控性才会导致结构的稳定性无法保证。这样看来,排水工作是地铁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一环。地铁项目建设完毕投入使用中发现渗透水的问题,立马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在地铁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针对如何与技术相结合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最终将工作重点集中于地铁防水工程建设。地铁作为最重要交通工具,一旦出现问题产生的后果不是人们能够承受的,防水工程建设若不成功那么隧道工程的质量难以保障,整体使用寿命缩减。为了保证地铁正常运营和设备安全开始提升技术水平,坚持做到以全包防水方式为核心,同时进行薄弱环节防水控制,以此来减少地下水位升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 分析地铁站渗水原因及相应的措施

2.1 结构混凝土表面渗水及相应措施

对以往施工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结构混凝土表面渗水现象较为普遍,渗漏水的区域多出现在地铁站的侧墙、板等混凝土结构处[1]。除了在这些区域外,其他区域例如转角等也容易发生渗水。这些区域渗漏形式主要有三种,且渗漏水的严重程度各异。为何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以研究者的身份置于其中,发现问题根源在于混凝土工程施工存在若干缺陷。要知道,施工中有多处要用到混凝土,各处要求不同,材料配比皆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若出现振捣不密实的情况,混凝土缺陷就会存在,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有的位置渗水情况出现频繁。混凝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注意的事项较多。混凝土浇筑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后期还需要专门养护,仔细检查看是否存有不良情况。这一环节若是出现纰漏会留下隐患,工程后期投入使用会出现混凝土开裂等情况。

为避免结构混凝土表面渗水情况的发生需要高度关注建设过程,尽可能地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工序与要求,全面重视配合比设计、材料拌制等各个环节,通过严格地监管来实现问题预防。一些显著问题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基于现实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造成蜂窝状缺陷、出现点漏或大面积片漏情况进行经验总结。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最终确定最佳方法,分别从间歇时间控制和钢筋密集区配合比调整两方面进行。同时要将关注点放在混凝土裂缝预控方面,在施工中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抗裂材料,避免现实中四种裂缝的出现。

2.2 变形缝渗漏水

车站管理人员会对车站候车环境进行调控,为的是带给人们更好的乘坐体验。地铁车站建设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自动操控,这是主观因素改变客观环境的表现。在地铁投入使用后,车站管理人员发现候车环境调控不在预期范围内,环境变得不可控。这一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变形缝渗漏水问题的存在。地铁站主体与出入口等最容易出现变形缝。变形缝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骤降时,漏水现象明显增多,这时变形缝接水槽和水沟处的排水量较之前相比明显增多,个别部位渗水情况加重。问题已经存在,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消失,只会越来越严重。水经过变形缝并且不断下渗,站台层因此受到影响。

变形缝并不是后期造成的,它为工程预留部分,主要作用在于吸收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差、震动等原因产生的应力,是为了避免开裂情况的发生[2]。变形缝控制难度要远远高于其他施工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变形缝渗水处理是防水工程的薄弱环节。变形缝控制好坏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渗漏问题。为了避免渗漏可能性的发生,要从材料选用结构形式组织上下功夫。变形缝会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只有保证其有足够的密封性渗漏现象才可以有效规避。具体工作可以采用“刚柔结合、多道设防”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水材料,保证变形缝在变化中具有封闭性,即不产生渗漏水。多道设防通過叠加方式来增加整体的抗渗透能力,这种方法作用较为突出。

使用该方法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很多,它对材料有着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要做好化学浆液配置,确保比例合理,保证所配置的化学浆液具有较好的化学特性,完成此项工作之后要着缝隙嵌填。目前,变形缝防渗漏研究越来越成熟,提出了高分子卷材封顶等各种方法,工程所使用的新型材料涂抹在表面最终形成复合性防水层。复合性防水层具有高渗透性,自应用以来能够有效减少渗漏现象的发生。前面提到的化学浆液用于裂缝等缺陷部门修复,渗漏通道得到了有效填堵,减少了水压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熟悉施工要点之后才能够按步骤操作,最终才达到多层设防的目的。这一工作需要置于实地环境,人员在工艺应用前要进行现象考察,借助专业知识查找渗漏点,做好相关位置标记。接着着手准备,使用必要工具进行凿槽处理,在这一期间会有杂质产生,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在做确保杂质清除之后设置注浆孔道。为了确保孔道功能正常发挥需提前进行试水检查,确保无误后将调制的化学浆液灌注其中。为了避免外部冲刷或侵蚀,需在孔道外部涂刷防水砂浆保护层。

3 明挖法防水施工流程与要点分析

3.1 明挖法防水流程

见图1。

3.2 施工技术操作要点

3.2.1 施工准备

地铁项目工程建设由多方参与,有人负责图纸审核,有些人主要负责勘察,各方作用不同,共同推动项目成功建设。施工前期会由专门的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图纸绘制,这时业主代表确定时间对图纸进行会审,就图纸交流意见,做好信息传递,以便能够及时修正。项目工程建设会用到大量材料,材料是根本,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为此工作人员需设置材料取样检测环节,对项目需要的例如防水板、止水带等一一进行检测,及时销毁不合格材料,避免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除了这一工作之外还要高度重视设备进场报验以及工人配置与技术交底工作,将一切工作落实到实际从而保证工程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3.2.2 施工要點分析

将用到的材料经过检验再用于施工中满足实际建设所需,具有重要意义。要知道防水卷材所使用的部位为侧墙、阴阳角,区域不同施工要点不同。针对侧墙要先进行工作准备,在桩间挂网喷射特殊材料,材料喷射后表面粗糙,影响后续工作,因此要对表面进行刮平处理。阴阳角部位渗漏水情况严重,针对此问题要加强层卷材,同时使用粘法将卷材固定在基面上。

使用顶板流动性复合卷材施工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格外注意基层处理,必须保证基层无松动现象。一般来讲,表面平整光滑是最理想基层处理状态,但是现实中基层表面可能会存在异物,也可能因为调制砂浆时不够注意形成砂浆疙瘩,明显不合乎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要及时进行表面处理,避免基层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在采用满粘铺贴防水卷的时候要注意揭纸手法,防水卷材铺设后要注意观察是否起泡。若遇到缺陷要及时切开缺陷处排除气泡。

4 结语

地铁车站防水工作至关重要,是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保证工程安全的最有效措施。以往对地铁车站防水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够实际处理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技术的支撑下薄弱环节能够得以突破,地铁车站防水工作上升至新的发展层面。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要遵循基本原则,严格按照要求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范轩.地铁车站的明挖施工技术及其要点探析[J].冶金丛刊,2018(4):51-52.

[2]高海宾.地铁车站明挖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6):144-145.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卷材车站混凝土
车站一角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浅谈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技术
混凝土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室内装修时,防水施工为什么很少选用卷材?
常用防水卷材的鉴别方法
地铁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