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模式

2020-09-10 01:53李光一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声乐背景

李光一

摘 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院校声乐教学工作改革情况。针对新课标政策指导提出的全新要求,教师应当转变教学位置,将课堂教学主体位置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其深入理解和体会声乐作品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审美意识,进而提高声乐教学工作质量。

关键词:立德树人;背景;中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211-03

基金项目: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研究”(CEFA2018063);沈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声乐教学改革研究”(2019-246)

德育教育是贯穿中华几千年的教育根本,孔孟之道就是最典型的德育模式[1]。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在中职院校开展的声乐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和价值,不仅仅让学生具备审美意识和专业技能,还可以改善传统声乐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声乐教学重要价值及意义

目前,对我国中职院校的声乐教育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能够发现,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导致中职院校的声乐教育工作存在一定不足问题。为了适应新课标改革政策要求,革新中职院校声乐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一)声乐是中职音乐教育重要补充

声乐艺术融合着民间智慧,是历史发展的审美结晶[2]。人们在生活中积累情感并将其融入到声乐作品中,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作品背后的情感,并从审美角度思考如何呈现声乐作品。在中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当中,传统音乐教学能够巩固学生乐理知识,同时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因此声乐艺术是中职音乐教育的重要补充。充分学习乐理知识,让学生扎实掌握声乐基础,对于未来学生更好、更加深入地学习声乐艺术具有重要价值,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二)声乐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内容之一

声乐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从当前中职院校声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强调以德育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文化情感,能够提升民族自信心,这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理念指导,是实现音乐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于声乐艺术的热情及热爱,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目标,提升中职院校声乐教学工作的质量。

(三)声乐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感

声乐艺术教学的根本是传播音乐文化,学生热爱声乐艺术,从中体会传统音乐带给自己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文化传承内涵价值,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建立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将文化传承落实到教育工作的细节当中,可以发现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还能够带来音乐认同感和文化传承自豪感,为传播音乐文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调查研究

收集和整理声乐教育相关资料了解到,开展声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培养的目标,为社会供给综合型人才奠定教育基础。为更好地了解中职院校声乐教学工作开展实际情况,收集沈阳市中职院校资料,希望能够更好地达成研究目标,获得研究数据信息。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为达成本次研究目标,在沈阳市开展问卷调查,在中职院校发放9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7.8%。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沈阳市中职院校开展德育声乐教育工作基本情况:喜爱德育题材歌曲的学生83人占92%;不喜爱德育题材歌曲的学生5人占6%;无效问卷人数2人占2%,比例为46:3:1(见图1)。

从调查结果看,声乐专业绝大多数学生喜爱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声乐作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传统声乐艺术人才培养重学不重才、重艺不重德。二年级孙学生说:“我们上声乐课时,教师注重培养我们发声、演唱技能”,声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普遍缺乏挖掘作品的德育教育环节,声乐赵老师说:“学生喜爱德育题材的歌曲,主要是在了解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涵基础上,增强了趣味性,调动了学生演唱的积极性。”

(二)调查声乐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声乐教学工作存在问题。传统声乐教学依靠传统教材,过度关注专业理论教学,忽视了德育教育引导。教学设备的配置缺失,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没有完善的教学设备,会导致学生不能深入体会声乐作品内涵。没有结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也会导致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缺乏教学系统化优势。

针对目前沈阳市中职院校声乐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情况:注重发声、歌唱技能的学生占10%;注重结合嗓音条件和心理特点的学生占20%;喜爱结合德育内容塑造人格及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思想境界的学生分别占38.9%和31.1%,见表1。

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关注自身发声和唱歌技能的比例相对较低,更为关注结合德育内容塑造人格。结合嗓音条件和心理特征的教育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而关注结合多媒体教学提升思想境界的比例较高。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院校声乐教育策略

通過调查研究中职院校开展德育融合声乐教育的工作实际情况,了解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采取科学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有助于提升中职院校的声乐教育工作质量,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生,为社会供给全面性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创设声乐学习环境

在中职院校声乐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构建一个良好的声乐学习环境,有助于营造声乐教育的审美氛围。无论是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需要营造出声乐学习的氛围。在校园环境中,学校和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具备声乐艺术审美的环境,使其在文化气氛的影响下逐渐加深声乐学习的意识。例如,日常校园生活中,教师和学校可以为学生开展一些声乐比赛、晚会等活动,提升学生对于声乐艺术的兴趣。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还应当监督和鼓励学校开展声乐教育,同时把德育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使音乐具有教育感化的功能[3],并提出声乐课程教学策略,构建声乐教学体系。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当鼓励学生学习声乐知识,为其营造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正确学习声乐艺术的认知,使其养成良好的声乐学习价值理念。

(二)中职院校应树立科学声乐教育理念

聲乐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声乐学习和品味的素养,能够更好地提升现代教育体系下学生的价值观念。既能够配合年轻学生的生活节奏,又能够适应声乐古典艺术教学工作,是当下中职院校声乐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在音乐表演活动中邀请一些专家,为学生进行演示、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声乐艺术。革新传统中职院校的声乐教育理念,了解和掌握中职院校教学的特征以及声乐教学的特征[4]。革新中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在传统声乐教学中的主体位置,让教师接受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客观分析,重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科学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年龄及心理特征。传统声乐教学着重培养的是每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只看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却忽略了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5],一味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革新的声乐教学工作应当认识到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指导的重要性,开展全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革新的中职院校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声乐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才能够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进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选择科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升知识水平,并提升其声乐技能。另外,教师还需要处于学生位置感受教学体验,改变学生被动位置,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唱,进而改变学习效果。

(三)完善声乐教材体系构建

在传统教育理念指导基础上革新声乐教材体系构建,采取科学声乐教学策略。在传统声乐教材当中融入创新教学材料,以传统声乐教学的发声和歌唱理念为基础,让学生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参与声乐作品的赏析,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及伦理道德。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借助革新教学材料,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提升学生音乐品味,并为未来学生学习和传承声乐艺术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实施教学策略过程中,中职院校可以在借鉴其他音乐教学方式的同时,革新声乐教学材料与方法,融入对声乐作品创作背景的讲解和对作品的赏析,实现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四)创新声乐教育模式

全新教育改革政策指导下,立德树人教育指导观念要求教师不只是看重学生良好的声乐考试成绩,而是要求学生在具备声乐演唱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具备深入品鉴、分析和研究声乐审美艺术的能力。学生深入理解声乐作品背后的艺术价值,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和呈现声乐作品,掌握声乐演唱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革新的声乐教学。中职院校开展革新的声乐教学方案,应当认识到教学方法和教学细节改变的重要性。面对全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为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性人才,应当重视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这样的分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找到契合的同伴,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声乐知识。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其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帮助学生调整自身的不足,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增进师生情感的深度交流。

(五)加强教师团队完善教学设备

教师在声乐教育中应当承担起引导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重视培养自身声乐教育素质,对于提升声乐教育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价值。中职院校应当设置专业的评价体系,让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得到客观评定,有助于声乐教育工作的质量提升。通过多个途径培养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提升其综合能力,塑造专业全面型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质量升级目标。教师在新时代教育工作改革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工作指导意见,才能够更好达成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声乐课堂中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兴趣作为导师引导学生更为直观和细致地了解并掌握声乐知识。

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角度出发,认识到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工作提出的全新要求,革新声乐教学内容。为更好达成中职院校的声乐教育改革,应当在革新教育方式的同时重视开发和应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的高质量、高效率要求,能够有效、合理地应用教学资源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目的。革新声乐教学的内容,应当由教师尽可能挖掘教学资源,并科学合理实现资源的运用。在良好的中职院校声乐教学环境中确认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差异化教学资源及设备运用,细致地选择与学生个性相近的课堂教学内容,坚持体会学生学习心理,从简单学习到深入体会,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教学内容体系。

四、结语

面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工作需求,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提高教师能力,构建革新的中职院校声乐教育环境,有助于提升声乐教学质量,同时为社会培养全面性综合素质人才,保证中职院校声乐教学向更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春晓.声乐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有效策略探究[J].音乐大观,2014(15):24-25.

[2]任柏阳.新媒体下大学声乐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黄河之声,2019(18):97.

[3]韦铁铮.声乐与育人——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156-158.

[4]陈家宁.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极光,2019(9):26-27.

[5]张凤杰.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及措施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23.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声乐背景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