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

2020-09-10 01:53龚冬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

龚冬梅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现代教育思想的深入推广,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如何就现有高职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过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本文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工匠精神培育工作,详细阐述了增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策略,旨在给予广大高职院校可行的帮助和建议,并以此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234-02

自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就学生工匠精神进行培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但是,从目前来看,受制于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教育思想落后、教育方法单一等方面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也不利于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此,基于实际情况探究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值得给予足够重视。

一、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精益求精的务实精神

在《大学》中,“如切如磋者,道学也”明确指出了精益求精的务实精神在人思想中的重要地位[1],对此,务实精神同样也是高职教育工匠精神中的关键一环。其中,务实精神不仅包括对于工作岗位专注、负责的踏实工作态度,同时也涵盖坚持创新、挑战自我的奋斗精神,是学生从事职业工作的基础素质。

(二)严谨专注的质量精神

在我国基础生产工作中,保障产品质量始终是确保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质量精神同样是其工匠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质量精神,一方面可指对产品质量不断突破的进取意识,另一方面也可包括认真工作,始终坚持把工作做到完美的耐心工作态度。

(三)虚心认真的协作精神

在职业工作中,团队协作往往是决定各项生产工作中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时,也应就其虚心认真的协作精神进行培养,即引导学生具备充足的责任意识,并在坚持做好自身岗位工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职业交流,最终以此确保各项工作的协调进行。

(四)执着坚持的敬业精神

就职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大胆质疑,并坚持做好本职工作,这是工匠精神中敬业精神的主要体现。對于高职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并非不具备充足的职业能力,而是缺少应有的职业精神,因此,只有进一步对学生的岗位责任意识进行激发,并帮助他们形成较强的工作观念,才能确保其从事工作的积极性,保障职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具体原因

(一)文化歧视层面

目前来看,文化歧视因素仍是制约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提升的关键原因。在现有教育环境下,多数公众均认为本科教育才是学生发展的正确道路,这使得高职教育难免会受到社会歧视,并导致高职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严重限制。同时,在我国传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思想影响下,工匠工作在我国职业体系中仍处于较低地位,这使得多数家长并不希望自身孩子成为一线工人,进而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培育。

(二)社会环境层面

基于社会环境层面,伴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逐步下发以及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从目前来看,受制于利益至上的经济发展思想以及日益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人们更加喜欢从事互联网等“短平快”行业,这使得传统工匠培育环境严重受到影响,不仅不利于培育良好工匠氛围的有效形成,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当代学生的思想成长,最终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逆反的心理,并导致其工匠精神的显著降低[2]。

(三)教育体制层面

针对现行高职教育体制,抛开教育行业对于高职教育的不认可和不重视,单是高职学生本身素质较差所致的教育难题便足以让工匠精神培育面临较大困境。由于当前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高考失败的学生,因此其不仅表现出很普遍的社会逆反现象,同时也极不配合学校的管理教育,进而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只能通过强制化管理规定来约束学生,不仅不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不能使学生具有应有的职业工作态度和岗位责任意识,最终影响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办学水平层面

除教育体制外,由于高职院校本身资金引入力度远不如本科院校,因此其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环境均相对较差[3]。例如,针对航空服务、日语等新兴专业,很多高职院校虽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但却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先有学生后有教师”问题,进而不仅不利于院校办学水平的真正提高,同时也使得职业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培养形同虚设。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落后,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这使得教学效果始终无法达到应有标准,进而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培育。

(五)教学模式层面

在教学模式层面,因校企联合机制不健全所致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依旧存在。现今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依托于现代学徒制等新型教育机制的有机应用,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拥有了较为不错的实践教育环境,但由于现行多数国内企业仍均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发展目标,因此不仅学生的切实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学生的实践学习环境也相对较差[4]。此外,受制于实践教育思想的落后,很多学校多把帮助学生寻找实习单位视作校企合作,不仅合作内容相对有限,同时合作效果也大打折扣,并不能促进校方以及企业的共赢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打破传统育人观念,提高职业社会地位

基于以往社会对于工匠职业的不认可和不重视,应进一步加强工匠文化宣传,逐步提升社会公众对于工匠职业的尊敬。为构建和谐的工匠精神培育环境,应逐步就工匠人才选拔渠道进行拓宽,并借助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工匠事迹,进而在提升工匠职业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的基础上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思想的真正形成。例如,政府可围绕鲁班奖等工匠职业奖项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并通过改革工资分配机制来保障工匠职业的切实利益,最终为工匠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并以此在保障工匠职业切实利益的同时促进工匠文化的广泛传播。

(二)加强企业文化宣传,调动人才创新热情

在高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企业文化往往发挥着较大作用。一方面,应基于国内外先进学徒制度,如德国双元制构建完善的校企联合机制,并尽可能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在实现校企双赢的合作模式下,有效促进企业人才培养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另一方面,针对国内企业,要逐步摒弃以往利益至上的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积极参与高职人才培养事业,进而在不断打造民族品牌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企业工匠氛围,以此为高职学生提供健康的实践学习环境,并在促进学生职业精神有效提高的基础上确保传统工匠精神的广泛传播和长久延续。

(三)优化院校教育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思想

在校方层面,基于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中的所占地位,院校领导要逐步就自身教育责任进行明确,在不断转变自身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有效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通过系统的职业教学有效为学生孕育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环境,并以此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的全面提升。同时,针对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影响,要进一步加快师资力量建设,逐步就现有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提高,使其既能够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又能够不断就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为学生提供最及时的职业教学服务,最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榜样,并在激发学生工匠意识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探究奋斗意识的全面提升。

(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健全制度环境

为保障工匠精神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应在现有国家政策基础上不断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实践学习环境,进而在确保学生切身利益的基础上使学生拥有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并最终以此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同时,要积极学习国内外的优秀职业教育经验,尽快在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进而在突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培养的同时有效构建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此外,针对实际高职实践教学过程,要进一步就校企合作内容进行拓宽,除了可鼓励学生进入企業实习外,还应要求高职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培训,以此确保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五)改善学徒教育机制,明确人才培养流程

在现代高职教育思想指导下,包括现代学徒制在内的全新教育机制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对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就原有实践教学机制进行创新,通过不断明确人才培养流程和学生评价体系来保障实践教学的具体教学水平。一方面,针对学徒教育过程,考虑到学徒教育多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双方共同进行教学,因此除了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职业教师的从业资格进行明确外,还应借助《企业培训师资格》等相关规定就企业师傅的教学资格进行考核;另一方面,针对学生评价体系,应逐步打破以往唯分数论的评价形式,尽可能在综合考量学生实习表现和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保障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详细阐述了在高职教育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现存问题和改进策略,针对工匠精神对高职学生从事职业工作的重要影响,进一步明确工匠精神的培育思想,并在不断优化高职教育环境、健全高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有效创新高职实践教学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意识,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共赢并且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健康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慧茹.对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164-165.

[2]张良.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19(6):187-189.

[3]李英奇.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6):81-82.

[4]李倩.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的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9(15):45.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高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