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DNA模式构建的研究

2020-09-10 01:53晏涵韦林利尹萍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国土协同

晏涵 韦林利 尹萍

摘 要:本文描述了当前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校企合作的形式、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DNA模式,并对DNA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加强校企深入衔接,促进双主体在多方面的渗透合作;促进“四方联动”有效衔接,共建校企合作发展平台;引进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校企联手共建实训基地。以此作为参考,希望对校企合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协同;国土;DNA育人模式;测绘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278-0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18BZY05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校企协同育人的‘DNA’模式构建的研究”(XJK18BZY051)

校企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为指导方向,与行业企业合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而构建的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胜任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的方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对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就业能力起关键作用的是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桥梁和纽带,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校企合作的形式、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国内主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有“订单式”“工学交替式”“2+1”合作育人模式”等。近年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与多家企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从合作形式上看大都属于“工学交替式”:2012年与湖南省地勘院、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合作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调查,2013年与湖南省国土资源调查勘查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2014年与浙江省正源公司开展地籍调查工作。

目前该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似于當前大多校企合作的现状:诸如校企双方合作热情不高,合作层次和内容较简单,合作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的形式和方式比较单一,基本停留在校企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开展合作,这种以项目为载体的合作只是简单的项目合作,没有更深层次的技术和人才培养合作,校企共同育人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有待加强。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过程中,企业提供的大多是“劳动性”岗位,缺少“技术性”岗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校企协同育人的DNA模式的提出

DNA具有双螺旋的分子结构并具有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双主体双主链与DNA模式具有相似的特点。有两层含义:其一,DNA双链分别代表学校链和企业链,校企双主体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学校链)和以获取实际经验为主的企业教育(企业链)有机结合。两者紧紧围绕校训精神,不断向前推进。其二,DNA双链分别代表职业能力链和职业素养链,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构建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在提升职业能力的过程中,职业素养随之上升,两者呈螺旋上升,通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相结合,培育具有“德技共举、知行合一”校训精神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该模式的提出符合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具有积极意义。

三、校企协同育人的DNA模式的构建

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学生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探索双元主体模式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校企深入衔接,促进双主体在多方面的渗透合作

校企双方通过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共享、实训室共建等方面的深入合作、有效衔接是促进双方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学校培养,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要主动对接企业和行业。在进行专业调研过程中,将专业设置和岗位需求与企业需要相结合,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将技能训练与岗位能力相结合,将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以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能力拓展课所形成课程体系。在教学管理上,处理好工学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作为以实践动手培养为主的企业希望通过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岗位互换和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并加深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学校与企业可通过联手制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校企双方章程,规定双方责任和权利,创建利益共同体,激发双方的合作热情。在教学方面,校企双方可通过互派骨干到校企双方参与学习和深造,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可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标准和校企共同开发实习实训教材,让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管理,促进校企双方的文化和课程标准的渗透,强化学院教师对顶岗实习、课间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过程跟踪,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得到对应、有效的实现,确保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能得到有效的提升[1]。

(二)促进“四方联动”有效衔接,共建校企合作发展平台

“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合作发展平台”是“校企合作”平台模式的升华,构建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合作发展平台可以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应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有效衔接。企业则以生产项目为纽带,邀请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具体项目,在项目完成和管理中双方不断完善合作协议,并细化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任务。

第二,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培养的人才今后将会直接为企业服务,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应与专业一起根据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政校企行”四方联手建立更多适应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提供更多顶岗实习岗位,加强教师和技术人员在企业和学校互访,并共同指导学生。

第三,国土测绘与规划行业作为校企的纽带,是两者衔接的润滑剂,作为企业的风向标指导企业生产,为国土测绘与规划的人才培养带来企业的信息,提供智力支持。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和引导者,应当制定国土测绘与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企业和行业的职责、权利、义务,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合作发展平台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为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支持。

(三)引进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校企联手共建实训基地

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应将市场和企业需求作为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专业应与企业一起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共同引入到本专业的建设中去。通过企业文化和行业标准的引进,校企协同育人能够增强校企的交流,使专业教师走向企业实践、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专家进入学校兼职教学,进入学校深造、企业寻求学校技术支持,真正做到企业和学校的互通有无。校企联手共建实训基地和实训室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理实充分结合,校企双方技术互相支持、文化互相渗透、优势互补的有效方式,是产教深度融合,构建责权利共同体的重要途径。

1.校内实训室建设

根据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方向和办学需要形成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结合现有实训条件和实训室规模可优化和新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共计12个。实训设备的规格、功能、要求、数量单位应根据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特点和行业规范对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仪器设备,其质量符合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行业标准,并具有相应的质量证明。实训基地设备数量是以1个教学班的规模(50人/班)进行实训配置。由于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所承担的功能各不相同,例如新建的地理信息加工和处理实训室,需要添置的设备包括大幅面扫描仪A01台,大幅面彩色绘图仪A01台,打印机LaserJet 5100se1台,MAPGIS软件(建库版)60个节点,GIS相关软件(ARCGIS软件、MAPINFO软件、SUPMAP软件)1套,数据处理软件(DPS、SPSS)1套。新建的校内实训室是根据校企协同育人的共同需要建立,符合企业和行业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优化

校外实训基地是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场所。为满足专业实际需求,应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坚持走产教相结合的道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根据企业对实训的要求整合实训环境,建设理实一体实训室。根据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对现有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将基地建设成为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场所[2]。现准备优化418队测绘院、湖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湖南省第二测绘院和大托铺实训基地,计划新增实习岗位数据处理与加工、地理信息处理、土地调查数据处理与加工和地形地籍认知等各40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一方面加大了校企之间的联系,另外一方面满足了学校与企业共同培養人才的需要,促进了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

3.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策略

第一,采用订单班,校企协同培养。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应按照与合作企业的需求确定订单班的生源计划,由企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进程,按照企业的要求负责招生和相关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完成后由企业负责提供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对毕业生进行一对一的岗前技能培训,最终使订单班的学生形成“学校理论教育—企业实践培训—岗前技能培训”订单合作构架。

第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国土测绘与规划专业可以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为契机,加大与其他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对所在区域的各种人才的现实与潜在需求情况进行摸底,拓展招生渠道,将实训基地与生源有机结合,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利用优势资源,促使课程设置与技能要求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保证招生人数与社会需求基本吻合[2]。

参考文献:

[1]吴书安,沈家军,王欣.校企合作双主体深度融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1):29-30.

[2]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 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0-72.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国土协同
叶子国漫游记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智库挂牌成立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做优国土调查 建设美丽河南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