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0-09-10 03:53秦同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9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秦同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抽象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语言文化,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数学阅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语言,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转化及吸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思考。因此,想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必须重视起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文章就小学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其核心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学生们从形式简单的理解、分析、逻辑思维能力开始,逐步拓展到空间想象、抽象、归纳、演绎等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多层次训练,增强孩子思维能力的延展性和弹性,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考、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阅读可以通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加工、筛选、整理,经过内化建构成数学方法,是进行数学思维建构的一种有效形式。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总感到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事,不能很好地将阅读与数学学科相结合。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它是指对数学概念、公式、定律、法则及解题思路、推导过程等的表述,具有准确、简练、抽象和符号化等特点。掌握数学语言能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利于思维发展。数学学习过程伴随数学语言的学习,数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自学能力高低。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由此可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多措并举,创设全程阅读氛围

借助于智慧阅读平台,开展课前阅读。日常教学时,我充分利用了智慧阅读平台的海量资源和相应功能,学生在利用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时,可先自行阅读每课时中的“读一读”“童话故事”和“图书推荐”中的书籍,如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长度单位的童话故事《小淘气的奇怪梦》和《国王的新衣有多长》,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感念。又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让孩子课前在“学习通”上阅读《数学帮帮忙:上车喽!》和《赶不上的轮船》两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认识时间的重要性,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挖掘教材阅读内容,重视课堂阅读。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是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识水平和年龄特征精心编写而成的,教材中的许多经典例题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教材本身就极具阅读价值。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阅读资源,针对教材中“你知道吗?”以及我国古代数学知识、小知识等,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营造阅读氛围,渗透数学知识。

推荐优秀数学书籍,拓展课外阅读。我还借助于智慧阅读平台的海量资源,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分级推荐数学方面的优秀课外书籍,如《吉莉娅数星星》《100层的房子》《小小牛顿·比比看》《数学思维游戏》《数理化通俗演义》……这些课外数学书籍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成长。

(二)齐抓共管,提高全员阅读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通过阅读生活中一些真实而有趣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数学知识,走進数学殿堂。比如生活中的“节能问题”,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要节能必须做到哪几点,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算一算;又如日常存款问题,可让学生阅读如何合理存款的资料,从而取得最大收益,财富最大化对学生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再如超市“打折问题”,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打折方案,思考采取哪种方案才能享受最大的折扣优惠……学生通过这些生活中的“实战”体验,就会加深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对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必定有新的认识。

适度表扬鼓励,提高阅读兴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一定会身心愉悦。对于在数学阅读方面的自觉行为,要适时地从语言、神态、肢体、表情或物质等方面给予激励。积极的评价更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劲头。

开展多种活动,保持浓厚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可将数学阅读活动融入教学计划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如“讲一个数学故事”“编一份数学小报”“写一篇数学阅读日记”“演一道经典习题”等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多思多想,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首先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听有声阅读和看绘本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校听老师阅读,在家听家长阅读。高年级学生既可以教材为主自学式阅读,也可根据教师推荐或自己的兴趣选择优秀课外书籍,要坚持每天阅读、持之以恒。

其次要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同一知识点的计算题正确率很高,判断题、文字题、解决实际问题等类型的正确率却很低。究其原因时发现:这些学生已经掌握这部分教学内容,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没有认真阅读习题、误解题意、看错数字而做错。因此要培养学生认真专注的阅读习惯,从而杜绝上述情况发生。

最后要养成理解思考的习惯。古人常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主动质疑问难是积极思考的体现,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大胆质疑问难、积极思考,还要积极创造有利时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阅读-分析-实践-表达-总结”的过程,由表及里、步步深入,逐步形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重视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强化数学思维能力,反复转化从而形成内在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数学阅读能力和学科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才武.阅读促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N].科学导报,2019-11-19(B03).

[2]方山县大武镇店坪寄宿制小学 薛卒平.浅谈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N].吕梁日报,2019-11-18(003).

广西崇左市龙州县龙州镇先锋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