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2020-09-10 03:53杨兴发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提高策略实效性

杨兴发

摘要:小学的德育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法律常识以及心理素质等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本文章对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效性;提高策略

引言

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小学时期,班主任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关键引导者,有义务对学生素质进行培养,对于小学德育工作,和学生树立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都存在着直接关联,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逐渐提升德育教育工作质量,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给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班主任对如何利用班级管理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存在意识不足的问题,很多班主任认为班级管理就是制定一系列的规范,规定不能做什么,要做什么,让学生严格按照班级条例来行动,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和强制性,而忽视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的时期,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同时也是比较敏感的,而强硬的管理方式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其产生逆反行为。小学生成长的环境、性格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心理也会存在差异,采用统一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另外,很多小学班主任并不重视对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工作中的效果和开展水平都不尽人意,班主任德育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德育的效果。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将传统说教变为言传身教

对于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或者家庭度过的,这样就意味着教师和家长是他们接触最频繁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小学时期的学生,他们经常把教师当作自己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成长和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做好小学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小学教师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并且通过自身的言行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基。然而文化需要有人来传承,因此以传统教育作为主题班会的主题的话,最适合的角度应该是传统的节日文化以及礼仪。因为现在许多学生都热衷于外国的洋节日,反而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不甚了解,所以为了取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这个主题的主题班会的重点要放在教室的环境布置以及对于传统节日起源和习俗等知识的普及,通过以节日风俗为教室背景的环境创设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交给学生一些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如中国结、剪纸等,使得该主题更加突出。

(三)融洽师生关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非常有利,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减轻学生的胆怯心理,能够降低自身姿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交流时应该仔细观察各个学生的相关性格特点,从而让后期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还需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引导。小学班主任应该认真观察学生平时的心理状态,多和学生展开交流与沟通,认真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自身情感,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四)落实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共育

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教学中的主导者及引导者,必须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实际学习情况充分地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家庭,教师要做好充足的交流工作,才可以使德育教学全面渗透到学生当中。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时间最早、内容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教育形式,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结合德育教育要求,积极展开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在家校沟通中,班主任应保持真诚的态度,转变“打小报告”的沟通方式,用爱搭建起沟通桥梁;班主任应确保沟通及时有效,既要向家长全面展现孩子的表现,也应该急家长所急,用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家长排忧解难,与家长共同构建学生德育教育方案;班主任应采用灵活的沟通方式,例如打电话、实地家访、建立微信群、建立家校联系册、开家长会、组织亲子活动等等,以便于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并协调家校教育的关系,形成家校共育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内容指出目前的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核心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发展学生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德育教育工作相关理念加以转变,不断探寻合理的德育工作方式,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德育工作方式多加创新,有利于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明霞,周俊歧.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J].吉林教育,2019(44):9.

[2]李巧莉.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74-75.

[3]金乡妮.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才智,2019(24):9.

贵州省黎平县城关第八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提高策略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