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20-09-10 07:47褚旭斌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小学科学

褚旭斌

摘要:无论教学如何该改革,“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后的今天,许多教育专家、一线的教师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高效课堂”的观点。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造成教学低效运作的期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教材—即学生学习材料的解读、选择、使用不到位。为此,我首先对“如何使用教材中的学习材料,改造成适合本模式下的科学课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小学科学 思维导图 导学案 课堂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

在学生回家前,将思维导图学案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学生。同时将思维导图的学案的电子文件上传到本班的QQ群中,每个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晚上就可以下载到电脑上打开,对照书本进行预习。由于里面有各种丰富的声音、图片、视频文件,学生都比较积极的下载并预习,可以直接在QQ群众讨论,有时我也会在群众帮忙,以提高他们预习的效率。另外,到后期发现,下载的学生量越来越多(下载时要报到一下),六年级的学生特别明显。

2.课中小组合作、老师导学

学生预习思维导图导学案后,会将那张纸质思维导图导学案初步完成,上交由我评价后发回给学生。上课时,学生会在小组电脑上打开思维导图学案按学案上每个大分支进行讨论学习。当然,这时他们还会将学案上的视频、声音、图片、文本文件打开进行学习后讨论,遇到问题后他们还可以自己打开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比如:百度:www.baidu.com/;谷歌:www.google.cn/ 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包括讨论、汇报、补充和点评等过程)完成学案上的内容。当然遇到问题时,他们每一个组都可以来找我帮忙。但是,有书本和搜索引擎的帮忙,我基本上都已经不怎么会被用到。等所有分支大家都讨论完成后就来到了汇报环节。这个时候,我会将一个叫“极域电子教室的软件”(软件介绍和应用见附件四)打开。这也就是我所说的第一个网络—教室内部学习交流网络平台。打开它之后,任何一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我都可以将正在匯报的那个组的电脑屏幕同步显示到每一个小组,所以每一个小组汇报都只需要坐在自己位置上移动着鼠标,对着电脑进行汇报。而其他组也只需要看着自己小组电脑的显示屏听取汇报。还有,当正在汇报的小组要汇报书、纸上的内容时也可以运用组内的备课仪(实物投影仪),当然这些实物投影会同步到每一台电脑屏幕上。小组合作模式的时候他们就有了一定的讨论、汇报、反馈、评价基础。这些事情多是他们自己完成的,我主要负责给他们加加分,调整调整屏幕上显示的内容。不同组进行汇报或反馈时就要把显示的内容切换到他们小组的显示屏。

画面一:上课时学生讨论思维导图

画面二:学生用局域网平台进行汇报。

画面三:小组之间通过局域网平台进行互评。

画面四:学生通过备课仪和局域网平台进行汇报

3.课后复习,一单元一系统

当每一课学习完之后,每个学生手上的纸质思维导图学案都会变成类似上图一样的形式。而这里的内容就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重难点。而我就以这个作为学生主要复习资料。形成每天过关的制度:也就是要求每天学生看到主标题能联想到下级标题进而联想到最后的知识点。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很难做到。其实不然,学生比我们缺乏的是组织知识的能力,一旦知识以这样的形式呈现,他们的联想和想像能力会越远超越我们成年人。还有,这个内容是通过他们进20分钟的讨论、争辩最后形成的结果。联想这一份材料对大多数学生都是轻而易举的。这样可以保证让每一个学生的知识都是比较系统的。当学完一个单元时,我都会组织一堂复习课,对本单元所学的思维导图进行调整、整理和适当的修改。形成如下一单元为单位的思维导图。这样,能让学生的知识是以一单元为一系统的方式进一步巩固。

浙江缙云县团结小学 浙江省缙云县 321404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小学科学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