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学校上好思政课的特殊渠道

2020-09-10 07:22刘艳鸽
高考·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思政课班主任工作

摘 要:自党的18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由此,学校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风,但也充斥着艰难的挑战。对于中学阶段的德育而言,班主任工作是上好思政课的特殊渠道。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思政课;思想道德;高中生

2019年3月,党中央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1]。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学校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关键。

一、目前学校思政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缺乏重视,教学方法老套

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各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和育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学校重视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每年的各种联考办的热火朝天,相对而言忽视思政课的教学,思政课出现了被边缘化的问题。同时,思政课本身比较枯燥,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不接地气,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

当代高中生都是“00后”,他们出生在“互联网+”的时代,早已习惯了网络世界,对手机依赖性较强,习惯借助QQ、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表达自我。他们习惯在百度、搜狗等引擎上获取信息,解决困惑。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式上课。然而,目前学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大部分仍处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授课模式,方法陈旧,枯燥乏味,缺乏创新,导致学生“不想听”“不相信”的尴尬局面。

(二)教师缺乏信仰,自身能力不足

学校在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稳定性差,导致思政课教学工作难以持续开展。二是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思政课教师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授课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让真正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建设一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较高业务水平的政治教师队伍,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关键。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不到位

班主任工作包括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班主任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班主任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道德教育,但是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繁重,一个人兼顾多个角色,存在忽视德育工作的情况。

二、班主任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优势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思想、人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性,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育德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之所以认为对于高中学校而言,班主任工作是上好思政课的特殊渠道,是因为班主任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具有天然优势。

(一)班主任有固定的教育时间

对于中学生来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寥寥无几。家长一般都期望孩子能考一个好大学,从而疏于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孩子进入校园后,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责任人,与学生的陪伴时间是最长的。从早上5:00起床早操到晚上9:00的晚自习,班主任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远远多于一周两节思政课的老师。并且,几乎所有的中学周日的晚自习是班主任的固定班会时间,因此班主任有固定的德育时间。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发动学生参与,变“教师讲”为“学生讲”。学生在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讲述时,同辈群体的力量会发挥出来,更能拉近学生们的心理距离,学生易接受、易相信。

(二)班主任具备多种德育能力

基于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对其聘任的要求会更高一些。班主任老师要具备班级管理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心理辅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班主任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及时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班主任可以通过建立思政教育公众号开展心理辅导课,利用互联网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详细情况,包括家庭状况、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等,对于家庭发生变故的学生(单亲、孤儿、留守儿童、重组家庭)进行特殊辅导和特别关注。

三、班主任辅助上好思政课的有效途径

(一)低起点培养高目标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三观的关键期,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教育要从意识形态顶层设计开始,从源头树立伟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为党和国家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只有真正做到胸中有为党和国家培育优秀人才的伟大目标,才能真正做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2]。但是,树立伟大的目标要从低起点开始,将立德树人的伟大任务融入每一个教育细节中,让学生在日常小事中完善健全人格,坚定理想信念。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每一个班会教育学生爱国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从学习每一项技能开始。此外,思政课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思辨性,这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班主任可以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化抽象为具体进行德育教育。

(二)拉近距离全面德育

学生对思政课的第一印象是“理论高深”“严肃枯燥”,对思政课的考试一般采取死记硬背,机械答卷,因此思政课不受欢迎。这就需要教师把思政课“拉下神坛”,不断优化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模式[3]。学生上思政课真正的目的不是能在考试中拿到一个高的分数,关键看能否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能否在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中起到一个指引正确方向的作用。清华大学教师刘震利用抖音、弹幕、慕课等方式从学生立场出发,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喜爱的方式,使他的思政课成为“万人迷”。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时政信息和学生身边的生动案例巧妙结合进行艺术创造,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单单依靠思政课的45分钟来把学生培养成“圣人”是天方夜谭。班主任要结合各任课老师,真正做到让每一位教师的课堂都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小阵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李青兰.怎样上好一堂思政课[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13):92.

[3]杨培明.怎样上好思政课[J],江苏教育,2019年第35期.

作者簡介:刘艳鸽(1992-),女,汉族,户籍:河南省平顶山市,硕士学历,河南省许昌市第五高级中学初级教师,研究方向:传播学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思政课班主任工作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