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下“虚拟现实技术+社交平台”模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20-09-10 14:37付天聪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社交用户

摘 要:2019年,5G技术成为万众瞩目的“宠儿”,各大商业巨头纷纷聚焦于5G带来的新机遇与商机。同样,在5G技术的发展下,社交平台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虚拟现实技术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因此,本文依托5G技术的发展,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社交平台”模式的发展优势及其局限性所在,为社交平台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思考。

关键词:虚拟现实;5G;社交平台;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53-02

社交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之一,从最初的面对面交谈到现代运用不断更迭的移动设备进行线上交流,社交的方式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比如在社交平台中,就出现了通过使用虚拟技术来呈现的现象,这一社交媒体形态已经有Spaces VR(空间虚拟现实)、Altspace、VRChat等探索應用。因此,在5G技术的推动下,“虚拟技术+社交”的运用也将不断寻找更加合适的创新方式。[1]

一、“虚拟现实技术+社交平台”的优势

(一)“沉浸”与“在场”的双重体验

人们对VR(虚拟现实)的研究,一直围绕两个核心的词汇:“沉浸”与“在场”。“沉浸”是指用户代入程度有多大,而“在场”则是用户是否感受到了正在这里的现场感。若社交平台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用户之间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则需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用户的穿着、周边环境、动作、声音等通过技术中介传输到信息接收者一方,从而能够完成双方间的沟通与对话。正是因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所带来的沉浸与在场体验,所以才能够完成线上社交的浸入式交流。信息的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不仅仅能够依靠语言进行沟通,而更多地融入场景之中,达到“远程的在场”。[2]

(二)5G技术加持,增强社交的实时性

在3G、4G网络下,社交平台双方之间的交流不可避免会出现时间上的延迟,导致双方在接收信息时的不同步。在图片及语音的传输过程中,信息无法第一时间传达,即使是在一对一的视频对话和沟通中,视频也会出现卡顿等现象,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还原现实中的场景。而在5G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上网网速则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5G技术的不断商业化和普及,其在社交上的优势则会进一步凸显,提高信息传受双方的效率以及加快速度。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需要依托高速的网速作为支撑。因此,5G技术为虚拟现实技术在社交平台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最大程度上能够还原真实的场景。[3]

(三)社交进入场景化,增加用户间互动

现如今的社交方式还局限于双方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因为空间的不一致,导致双方无法进行深入的互动。而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下,场景化将成为社交媒体发展的新高度。双方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进行互动,做相同的事情。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对方一起吃饭、看电影,在共同游戏与消遣的过程中建立对彼此的认知,增加与对方的沟通。基于此技术所构建的社交场景,使对彼此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社交平台所构建的片面的人物个性和特点。根据戈夫曼的拟据理论,人们会有意将自己完美的一面展现给他人。因此,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对人物的认识会更加立体化。[4]

二、“虚拟现实技术+社交平台”的局限性

(一)线上用户表达不完全化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涌入,使得用户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自我,而另一方面则极力地想要掩盖真实的自我。这体现了用户在线上的双重矛盾性所在。戈夫曼曾使用戏剧术语“拟据理论”来表达人们的日常活动,他把社会上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人们愿意将自己设计好的形象与面貌展现在舞台前,而愿意将自己不完美的一面留在舞台的后台,实现现代的“表演化生存”。而这种表演化生存在现代社会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正如各种滤镜下的自拍。现如今,拍照成为一门滤镜美颜使用艺术。人们将加工过的照片发布在朋友圈,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无可厚非,从心理层面上来看,这是每个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包括想要充分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5]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社交则更多地依托于“真实”,虚拟现实技术强调了充分的在场感,而这种充分的在场将每一个人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了对方,这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使用者对此项功能的反感。

(二)“私人领域”受到侵犯的不适感

哈贝马斯曾经提出“公共领域”的概念,公众在公共领域中能够进行充分自由的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效果。“公共领域”下的公众是自由讨论的群体,而自由讨论则是将自我放置在群体中,展现自我想要展现的一面。而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则是“私人领域”。在“私人领域”内,公众不再是群体中的一员,而是进入自身的领域中去,与自己周边的人或环境进行相处。在现代媒介不断入侵大众生活的过程中,受众更加渴望能够保持自身的私人空间,不被社会上的事物或环境所侵占。

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更好实现的前提则是对用户的私人空间进行全方位的描绘,从而达到双方交流与沟通的真实感。但全方位的描绘,一定程度上会侵占用户本身的私人空间,这就使得用户自身在平台中表达的“模糊美”与“真实感”产生冲突,从而使用户失去了更多的表达空间以及个人领域。因此,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社交领域需要更多地考虑用户本身的“使用与满足”效果以及其意愿,让技术真正为人而服务。

(三)“真实”与“伪真实”界限混乱

虚拟现实技术强调的是充分的“在场”,使用虚拟技术进行社交的用户会更加相信眼见为实。技术为用户构建了一个所谓真实的场景,但同时,媒介所构建的场景又是否都是真实的?还是只是一种伪真实?换脸技术在现如今也不断地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以一种看似毫无破绽的方式,用技术将两个人的面孔互换。而虚拟现实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其他的应用方式,而一旦被不法利用,那通过媒介所构建出来的真实场景则会成为让人们后怕的工具,变为了眼见却不一定为实。

新技术的出现与运用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但也有其局限性所在。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制与把控。

三、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方方面面,不可否认,技术的潮流不断地推动新生事物及相关产业的出现,而这也是社会和国家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对于技术与人之间的进一步深度融合,不同的學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技术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有的学者则更多地担忧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会带来人的隐私的泄露以及更多社会问题的出现。

诚然,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因为技术在不断地深入我们的身体中去,不断地对人体进行探究与扩展,在寻找人身上每一个感官可能发挥到的极限。而随着技术对人体越来越多的探究,我们势必就会交出自身更多的隐私与权限,就像手机中的软件,用户在使用每一项功能时,需要获取用户的权限。但如果权限得不到合理的运用,就会出现侵犯法律边界的现象。比如,近两年火爆的换脸软件ZAO被爆出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力,将用户生成的视频在不经过用户同意的基础上发布到其他的平台中去。类似的事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也频频发生。

技术发展带来的隐私侵犯问题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技术发展侵占人隐私权过度悲伤观点,笔者认为,过度的担忧则大可不必。就像自然社会发展一样,人类社会也有其发展的规律变化。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是技术变革潮流发展下的大势所趋,用户想要在线上找回曾经失落的情感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体验,而这势必需要技术与人本身的深度融合。因此,在技术发展的趋势下,过度的担忧不仅不会让技术发展的潮流戛然而止,反而会引起更多的恐慌。

参考文献:

[1] 潘兆业. VR纪录片沉浸式传播的构建[J].传媒,2019(22):51-53.

[2] 张剑,潘悦凝. VR技术在灾难新闻中的运用和影响[J].青年记者,2019(32):69-70.

[3] 周荣庭,柏江竹. VR环境下的严肃游戏出版[J].出版广角,2019(23):19-23.

[4] 陈金丽. VR技术与出版结合的应用研究[J].出版广角,2019(15):39-41.

[5] 喻国明,张文豪. 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47-50.

作者简介:付天聪(1997—),女,河北石家庄人,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等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社交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信用卡资深用户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