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0-09-10 07:22董斌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董斌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成为备受重视的教学课题。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别为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使之自主建构知识;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到数学模型的过程;在知识生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自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问题,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实践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自2017版的高中数学课标中正式提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来,核心素养迅速成为众所关注的话题。但是,在平时教学中究竟应如何具体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目前则还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谈一些策略性的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启发。

一、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使之自主建构知识

所谓核心素养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东西,其不同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其形成和发展也有赖于学生在学习和思考过程所产生的内在感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竹筒启发和引导学生使之自主建构知识,不尽量避免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和单方面讲解。例如在学习平均变化率时,笔者首先以实际问题为情境,如开花的视频、收益率、气温升高率等学生能亲身感受到的事例,引发其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具体情境包含的问题,并以此作为突破口,启发和引导学生得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从而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这就达到了概念自然生成的效果,进而从数学的外部到数学的内部,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化的知识。再如在学习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五点法作图,结合作图中的表格和图象的对照,启发学生逐步发现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整个数学探究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总结图象变换规律,在归纳概括过程中同时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其中的运用。总之,数学核心素养应聚焦数学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在体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二、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到数学模型的过程

核心素养的作用,最终还是体现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到数学模型的过程实际上即为锻炼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如在教学向量的概念时,笔者即是以一些实际情境未载体来进行概念的建立,并注意突出和呈现其生成过程,特别是引入速度与速率,位移与距离这些物理中已经学过的量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追问“位移和距离这两个量有什么不同?”为契机,开始建立概念,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让以小组为单位去思考和讨论哪些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哪些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从而在比较中掌握向量概念的基本特征;进而从向量的大小研究追溯到长度度量的关键与本质,在恰当的追问下,单位向量自然的呈现出来;然后基于课本上的背景资源,在情境中精心设计零位移,零向量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经历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形成更加真切的体会,而且在推动其数学建模素养的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其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的经验的积累,从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正是素养水平的直接体现。该案例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细心考虑教学环节,围绕数学建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三个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三、在知识生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会涉及到一些基本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数学结合、转化划归等等。学生掌握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灵活合理的加以运用,是决定其是否能够顺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某种意义上,具体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一个为“体”,一个为“用”,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体用双休,体用兼备”,才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往而不利。实际上,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并能领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正是其学科素养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而数学思想方法往往是蕴含在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生成过程中,因此在平时教学中,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知识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领会其间起到关键作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简言之,也就是要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例如在高中阶段的函数教学中,教师即应注意充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教学,如在学习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时,结合图像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定义,在图像展示过程中,可借助多媒体并结合题目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对概念定理形成形象化认知。在学生基础知识后,利用多媒体引入具体直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加以探究,从而深化学生理解并锻炼运用能力。这是一般而大路的教学途径,显然在此过程中,数形结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学生在掌握基础概念到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数形结合起到了很好的承接递进作用。但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觉得一切顺其自然,于是并不刻意地突出和强调其中的数学结合思想。我们在这里所强調的,主要就是消除这种弊端,在知识生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别为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使之自主建构知识;使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到数学模型的过程;在知识生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自然,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问题,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结合实践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一己所得,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罗文婷.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173-173.

[2]张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00(004):63,66.

[3]刘英华.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J]. 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06):0330-0330.

[4]李晓霞,张勇.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 数学教学研究,2017,036(012):10-13.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