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高中生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20-09-10 00:53冯英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高中德育生本理念

冯英

摘要:高中生德育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高中德育;生本理念;调节能力

在高中阶段落实德育教育,是当对我国高中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持,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必然尊重。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重要责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渗透。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指导与渗透。那么,高中教师该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进行了详细的教学策略分享。

1结合心理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的德育教育不是给学生灌输较多的理论学知识,而是要结合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教育,德育教育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支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品质。目前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他们最明显的问题是心理方面的问题。为此,高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高度的学习压力状态下,有的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厌倦心理,导致学生觉得读书无用、厌学心理严重,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跟不上,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给予学生指导。教师要将学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要对学生内心的特点进行分析与阐述,进而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方向,让学生明白只要坚定学习信心,只要树立目标认真对待,一定会离自己的人生理想越来越近。教师在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中的指导,更能获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愿意聆听教师的教诲,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标。

2坚持生本理念,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最为重要的,使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特别是高中生而言,由于高中生都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以及独立能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定生本思想,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认同,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自觉提升道德素养。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思想,能够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热情,促使德育工作高效的实施。高中班主任在平时要关怀学生、理解学生,坚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探寻学生烦恼的根源,从而真正帮助到学生。从而获取学生的信任,使得学生愿意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只有一切从学生为出发点,班主任才可以做到了解学生,正确地激励学生,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可以正视德育的教育,自觉地投身其中。此外,以生为本还需要班主任将学生的健康成长视为教育之终极目标,对学生的问题要给予包容,通过修炼班主任的工作技能,学会运用批评和表扬的工具。班主任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会重新发现自己。

3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压力,十分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情绪作为心理过程会对个体认知造成影响,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缺乏成熟的心理,对待外部的社会关系经常会有紧张、焦虑等情绪,从而在面对家长与教师过程中,并不能成熟对待两者的关心,而是展现抵抗、不满的心理,需要提高高中生调节情绪的能力。可通过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咨询室设置这两种方法,高中阶段开设心理学课程,可以让学生对心理学知识更加了解,以自身角度为出发点实现自我心理的调节,教师在此过程中,并不能直接点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而是应当以主题班会或辩论的活动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情景剧与活动课,增强高中生心理教育的情境性、互动性与体验性。心理咨询室若是想要发挥作用,需要让学生正确了解心理健康咨询,端正认知与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调节情绪能力。

4帮助学生冲破思想障碍

任何人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都会遇上各种障碍,有些是生活中的,有些是身体上的,对于学生来说还可能是学习上的,或者是思想上的。对于学生来说,影响他们发展的最大障碍可能就是思想上的障碍。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学生。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旦受到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轻的会贻误学习,重的有可能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就要关心学生的思想。教师作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学生思想的现状有更多的了解,对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有更多的理解。教师每日每时都在和学生打交道,只要教师留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思想,教师都有可能最早知道。同样,教师年复一年地和差不多同样年龄的学生交往,并处理着他们中間发生的各种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就有可能积累起比家长多得多的经验。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帮助学生排除思想障碍方面,教师有直接的作用;在帮助学生成长方面有更大的影响。

5从评价中进行引导

教师如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能够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心理学认为,人对自身的评价通常是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参照点的。那么,在他人的评价中,自己所热爱的人还有崇拜的人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正处在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中,与他们交往最密切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尤其教师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很少会不在乎老师的看法。多数情况下,“老师说的”比“父母说的”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教师在各种场合有意无意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都在引导着学生的自我认识,并且构成了他们进一步行为的基础,影响着他们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这种作用就是教师评价的引导作用。

结语

高中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是需要做出一个自己的特色来的,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式会让学生们更加信服你,制度上的教育是学生们会遵守的,因为有的学生就会怕老师们来硬的,有些时候温柔的手法是不适用于部分学生们的,班主任的管理不仅仅是适用于少部分的学生的,真正好的方式是要适用于全部学生的,这就是一般的检验方式。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借以帮助学生们成长的,也是教师们长期追求的最佳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杨艳玲,法桂菊,李伟.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23(15):49.

[2]牛海丽.诚信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现代教育,2014,25(14):123-125.

猜你喜欢
高中德育生本理念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缺失成因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