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动数学的味蕾

2020-09-10 07:22冯军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味蕾游戏

冯军

摘要:本文阐述了特色游戏导入、百变游戏授课、多彩游戏作业这三种形式分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尽量避免“教游难容”的局面,使数学游戏更好地融入课堂,将不同游戏类型应用于实际课堂中,让游戏挑动味蕾,使学生在游戏中尝遍各味,在游戏中“玩转”数学。

关键词:游戏;味蕾;玩转

把游戏运用到小学数学中,正好迎合了小学生好奇爱玩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并让数学课堂不再枯燥,让数学教学变得简单有趣,实现教与学的双边统一。从游戏的形式来看,分为游戏型导入、游戏型授课、游戏型作业,下面,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游戏中“玩转”数学。

一.特色游戏导入,“酸”中开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导入设计得巧妙,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参与动机,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寻宝”游戏——趣味开场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具体形象的内容,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设置一个情境性游戏,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语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激发他们积极地进行智力活动。

例如在教学《用数对表示数》时,可以创设一个“寻宝”的游戏情境,请同学出来找找老师事先藏在某同学抽屉里的宝盒。第一关,将宝盒锁定在某一列中,报一个数,学生能顺利地找到;第二关,将宝盒锁定在某两列中,这次学生不能快速地做出判断。在游戏中学生已被不知不觉的带入到了本节课的探索中,使学生在寻宝过程中,感悟到有时候一个数不能确定物体位置,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用数对表示数。

2.“魔术”游戏——神秘导入

魔术本是一项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活动,也是启发智慧的教育手段,它能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种好奇心与求知欲能成为学生探索新知的原动力。

例如四年级上册活动课程《莫比乌斯带》一课,教师可以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先让学生观察纸条,有两个面,四条边。第一个魔术,将纸条变成两个面,两条边,这时学生不足为奇,但当做到第二个魔术,将纸条变为一条边、一个面时,学生一脸惊讶;第三个魔术,沿着三分之一处剪了一圈,一个完整的圈变成了两个纸圈相套的形式,这时学生一脸茫然。三个小魔术激起了学生对这个纸圈的好奇心,神秘地引出莫比乌斯带这一课题。

二.百变游戏授课,“甜”中尝新

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把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些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与积极的心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尝到学习之“甜”,“甜”中学习新知。

1.“角色扮演”——“艳”遇新知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扮演生活中其他人物,让游戏接近学生生活,增强课堂趣味性,并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的真理,学生们以假乱真玩得开心,既发展了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年级《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可把学生的角色设置为“超市收银员”与“顾客”。教师准备好相关的道具,在班级里进行超市的模拟,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名学生收款,小组的其他学生买货。把不同的学生布置在不同的收款出口,待排队的学生付完款后,再由排头的学生当收银员,进行循环。活动结束后,小组间进行讨论,学生集体探讨刚才在超市角色扮演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2.“呼啦游戏”——“呼”出新知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所以要设计一些浅显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活动来学习数学,促进他们学习兴趣,并提高能力,在“玩”中学习数学。

例如讲公因数时可以用两个呼啦圈,然后找七名同学分别当数字1,2,3,4,6,8,12,并把这七个数字卡片分别贴在他们的胸前。让数字是8的因数的学生站在左边的呼啦圈中,是12的因数的学生站在右边的呼啦圈中。这时数字1,2,4的三个同学一脸茫然,因为他们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矛盾中学生领悟到数字1,2,4的同学应该站在交叉的地方。利用这个游戏既让学生理解了公因数,又理解了比较抽象的“交集”。

三. 多彩游戏作业,“苦”中作乐

设计游戏型作业,能极大地丰富作业的内容与形式,更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激情。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能帮助学生从厌倦的情绪中解脱,从而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忘却了题海之“苦”,而变为“苦”中作乐。

1.“攀登山峰”——“攀”出速度

“竞赛”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游戏,包括智力、体力和技巧等方面的竞赛。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不但是让学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而且从思想上也得到了培养、熏陶,在竞赛中感受到了巩固新知的紧迫感。

例如在练习小数除法时可以用游戏“攀登山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贴上题卡,选两组学生当“登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员,哪组答对一题就插上一面红旗,表示前进了若干米,先到达顶峰的一组就可以夺得山顶的优胜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勇往直前,而裁判员们默默地抢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确评判。全体学生愉快地在游戏中完成了练习任务,还借此了解了一项我国的世界之最。

2.“扑克游戏”——强化新知

扑克牌一直是数学学习的“好帮手”,如果把“扑克牌”引入数学课堂,当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使他们在欢快、活跃、情绪高涨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从而使课堂气氛妙趣横生,生机勃勃。

例如,学习完乘法口诀和简单的运算法则时,可以设计“算24点”的游戏,在扑克牌中挑选出能够算出24点且算法多样的点数,如2、4、5、6四张牌,学生列出不同方法,对于相同的四个数字进行多角度地思考,从而找到“算24點”的多种方法。正是利用扑克牌,使原本枯燥、简单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实践证明,将学生的特点与数学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以游戏为载体,搭建通往数学殿堂的桥梁,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乐中学习、乐中求知,让学生在游戏中“玩转”数学。

参考文献:

[1]周桂伶.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J].学周刊,2012.8.

[2]帅莉.教在何处:小学数学教学的“着力点”[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2.6.

猜你喜欢
味蕾游戏
爱骗人的味蕾
LOVE, XO
当味蕾遇上棉花糖
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刺激味蕾的春夏色彩盛宴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第八章 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