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2020-09-10 07:22史海霞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史海霞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的综合性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更兴趣,主动投入学习,让学生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主人。

关键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中;数学

数学并不是一门轻轻松松就能够学好的科目。复杂的论证过程、演算过程,繁琐的数学公式和符号,要求极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都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对学习数学兴趣低下。鉴于此,我们就要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指引下进行方法创新,让数学课堂更有吸引力,让学生更感兴趣,愿意主动投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合理借助微课,实现有效教学导入

课堂导入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接下来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导入手段较为单一和枯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微课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凭借着自身信息化的优势能够对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进行极大的优化,在课堂初始阶段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应对接下来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基本平面图形”相关内容时,笔者就借助微课进行了导入,笔者在微课中通过动画的形式对这一章的内容进行了浓缩,多角度、多方位的给学生呈现了不同的平面图形,并且动态的展示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使学生明白了三者的区别和特征,整个动画中的图形配以绚丽的色彩,伴有动感的音乐,自微课一开始播放就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看完之后,学生对这一章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充足的兴趣。再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计算器运用与功能探索”时,笔者给学生制作了这样一个微课——以时间为轴,给学生呈现了最初的计算器,到现代最先进的计算器。最早的结绳记事,古希腊人的安提凯希拉装置、中国的算盘、近代的机械计算器等等,都出现在了微课当中。通过这个微课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而且通过各式各样的计算器激发了学生好奇心。

利用一些质量较高的微课,还可以进行课堂翻转教学,让学生提前看小微课,课堂提前进行预习,课上让学生交流与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

二、采用角色互换,学习费曼技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课,把具体的步驟与原理都清晰的展现给学生,虽然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但是却阻碍了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学生直接记住原理但是却失去了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失去自己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并不好。因此教师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方式,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依靠自己的力量将知识学会。

学习费曼技巧,让学生自己为解决问题,积极思考想办法,再相互讲题,讲课。我的学生自己探究数学小专题录成微课,把自己对某一数学问题的思考突破过程归纳总结,用康奈尔笔记展现,进行交流。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的消化理解,组成互讲组,一对一进行问题解决。

采用角色互换,让学生走向讲台进行教学某一数学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号顺序安排,这样可以全方面覆盖学生,让每一位都有锻炼机会。讲解前要多次练习,学习费曼技巧,反复思考,将具体的原理讲述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发展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利用一题多解,提升学生发散思维

“一题多解”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获取问题的答案,虽是获得了同样的答案,但因为所走的路不同,风景也自然是不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一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枯燥。而且,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从更加激发其探究不同解法的欲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并有效避免学生陷入千篇一律的思维陷阱之中。

例如,在△ADE中,DE上有两点B、C,AD=AE,,AB=AC,求证CE=BD。针对这一道题,笔者让学生开动脑筋,利用所有已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解法。最终,综合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笔者的补充,形成了这样几种解题思路。其一,利用△ADE和△ABC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已知条件,运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得结论。其二,通过求证△ABD≌△ACE,或者证明△ADC≌△AEB,最后得证CE=BD。其三,因为等腰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通过叠合法也可求证出CE=BD。再比如学习勾股定理的证明时让学生探索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总而言之,鼓励学生针对某一道题,利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求得结论,虽然会给学生增加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获得了思维上的乐趣,使得学生的思维在发散性、创新性上得到了有益的训练。

总而言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充满师生互动、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师要想法设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这些目标。当然,以上笔者提到的几点肯定无法勾勒出整个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初中数学课堂的面貌,唯有用心钻研、悉心探索,使初中数学课堂越来越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孙苏华.关于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J].成才之路,2010(27):45.

[2]柴江平.素质教育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甘肃教育,2007(15):49.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我们爱数学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