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0-09-10 07:22胡长欢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现状

胡长欢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行,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逐渐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同时结合信息技术进行直观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或是自身操作能力相对欠缺等原因,导致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效率不佳,本文就物理教学现状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教学现状;原因探析;策略探究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厌倦,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也忽略了学生的需求。所以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该结合生活,展示视频,活跃课堂气氛;其次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整合相关知识;最后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微课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监督与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经过长期的调查,我们发现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生面对物理知识经常愁眉紧锁,教师在教学时多数情况下以言语教学为主要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相互的交流,教师有时对学生缺乏耐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教师在教学时缺乏一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也不了解,导致教学效率逐渐降低,同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不佳,久而久之对信息化物理教学缺乏兴趣,进而形成传统的教学模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原因分析。

教学现状原因探析

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由于受传统理念影响,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准确的把握,在课堂上未能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造成学生问题积累,从而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此外学生个体也是造成这种教学现状的一大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十分有限,对于一些重要而且抽象的知识,缺乏了解,同时对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不能及时且快速的进行联系;除此之外,教师教学方式单一也是造成教学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二、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2.1结合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感知意识

在进行信息化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中学阶段的学生还是擅长具象记忆,即在生活中找寻相关的对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借助信息技术,适当联系生活,讲述相关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在讲述《摩擦力》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借助相关的生活问题引入教学内容:我们学校有时会进行拔河比赛,那么拔河比赛到底是在比拼什么?一些学生进行回答:摩擦力。教师可以适当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關的拔河比赛,并向学生展示参与者的体重,向学生知晓拔河比赛比拼的实质是什么?借助生活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讲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相关应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人们得以行走也是摩擦力的应用体现。同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相关的视频,向学生展示摩擦力的应用以及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直观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物理知识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使学生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魅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2借助信息网络,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物理知识网络

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到教材编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材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就需要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具备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但是仅仅依靠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借助信息网络,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物理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时,这一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它属于力和能的综合,单一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尚且有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思维导图,比如以机械能守恒定律向外分支,可以使学生观察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包括势能,动能,能量守恒以及弹性势能等等,同时还可以继续向外补充,讲述相关的概念以及定义,随后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寻相关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例题,教师借助信息平台进行讲述,帮助学生树立相关知识,讲解具体的解题思路以及涉及的知识点,随后教师还可以对相关的例题进行变式,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构建思维导图,培养自身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物理教学创造便利条件。

2.3实行多样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素养

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青春期的学生,学习知识以兴趣为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局限,实行多样化的教学,借助微课模式促使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还可以综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精讲,让学生进行抢答激发竞争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增强物理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前将知识重点进行发放,使学生有的放矢;课中教师进行教学,随后学生对于自己不了解的知识,可以进行“举手”,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除问题壁垒,随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知识提问,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信息技术,搜寻相关例题,借助题海战术展望相关解题技巧,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条件,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难度加大,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理解有困难,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直观讲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任凤娟.引入信息化教学,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J].科学中国人,2016(17):319.

[2]王红蕊.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154-155.

[3]刘家庆.巧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物理教学[J].中学时代,2013(04):210.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现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