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啊实验,亲爱的实验

2020-09-10 07:22徐春丽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学习能力

徐春丽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及课外小实验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学习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所以加强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物理教师由于受到教学课时,教学条件等各种限制,往往忽视了各种实验的开展,不能充分发挥物理教材中各种实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物理实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浅谈一下物理教材中各种实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影响。

物理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实验仪器模拟或重现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来让学生对该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活动,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指导和课外小实验的指导。实验探究能力是指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与一个人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关,主要体现在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善于思考分析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形象的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实验不仅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要重视并踏实搞好实验教学,要让学生去观察、去操作、去体验、去领悟,他们就会深深融入实验过程中,流连忘返于科学探索之门。

一、课堂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1、好奇心是与生惧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求知欲,新奇的、出人意料的现象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一种内部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遵从科学实效、操作简单、生动直观的基础上,精心构思设计实验,演示时提供丰富的、具有惊奇趣味和多变情景现象的感性材料,是学生在好奇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在兴奋的探索环境中获得真知。

以高中物理“互感和自感”为例,如果教师先讲互感再讲自感,照本宣科就会索然无味,但是如果教师能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一开始就大胆地引入“千人震”实验,就能很快地让学生的思维与感官凝聚到课堂内容上来。给学生一个线圈,摸一摸,没任何感觉;给学生两节电池,串联起来,摸一摸正负两极,也没有任何感觉;再把线圈、电池用导线串联起来,当两手分别拿住导线的两端,连接导通并断开的瞬间,学生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电流而受到猛烈的电击!实验器材简单,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此体验,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因势利导,把线圈因为自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感生电动势的现象叫“自感”的概念就水到渠成地引出来了。

2、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物理“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不以传授物理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学生主動参与,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或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工等得出结果。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训练他们的科学探索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是实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实验操作能力就是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对其思维造成的冲击远比被动接受强烈得多。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心探究的全过程,做好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实验现象的记录工作,要有严肃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遇到困难时,和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创新及时表扬和赞赏,使学生在实验中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如在初中的电学实验中,在学生完成了“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可发现定值电阻的阻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原电路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测量并探究小灯泡的阻值。各小组通过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在变化,有的同学认为是电压变了,电流变了,灯的亮度变了,所以电阻变了;也有的同学认为是小灯泡通电的时间长了,小灯泡的电阻发生了变化等等。大家各执己见,争得不亦乐乎,教师在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后,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讨论之后找出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并找到灯丝电阻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外小实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

新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思路,我们要努力使物理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启发学生用身边随处可见的材料来进行探究活动,可使学生富有亲切感、新奇感、熟知感,会让物理实验更贴近生活,感到自己的生活空间就是“物理实验室”。生活化的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渐渐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的“大实验台”上体验着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课外小实验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探索物理问题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了光的色散后,可以利用脸盆和玻璃镜子,在盆子里装满水,将镜子斜插在水中,将反射光射到墙上,让学生观察并探究反射光颜色的变化。还可以在塑料保鲜袋中装上水,并将其平放在太阳底下,让学生观察并探究在边缘处能否看到太阳光色散后的彩色光带。

总之,物理实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离开了实验,物理课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每位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以“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为出发点,创造一切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物理教师们,行动起来吧,不要再让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成为摆设,而要让它真正成为学生“亲爱的实验”。

参考文献:

[1]江丁国. 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初探[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005):49-50.

[2]杨慧. “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学习能力
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