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初探

2020-09-10 07:22王银官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探高中化学

王银官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以核心素养为驱动,开展教学指导,落实教育实践,便成为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领域必须探索且贯通的主要议题。由于核心素养的外延比较宽泛,涉及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的各个领域;内涵比较丰富,涵盖学生技能、素质、情感的各个层面,使得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着更多挑战。因此,为了切实提升高中化学教学实效,深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时,应该以问题教学法为辅助,通过对教学问题的科学设计、灵活构建、多元呈现、有效展示,让学生在探究问题,解答困惑、突破挑战中实现对于自身化学潜能的充分开掘,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迫切的意愿投身高中化学教学视域,为确保教学效能提升,促进学生发展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初探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涵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大领域,各要素之间紧密衔接,相互关联。实现核心素养与化学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开展的必然趋势与发展导向,且对于学生化学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而问题教学法主要以教学问题为辅助,为学生深度探究化学内涵,充分理解化学本真给予了保证,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时,应该以问题教学法为铺垫,借助诸多丰富性、多元性、探究性教学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在突破诸多问题难点的过程中实现对于自身化学核心素养的塑造与培育,让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需要的状态下深度学习,更好提升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一、关注学生发展需要,凸显教学问题的引领性

为了凸显高中化学教学问题与学生发展需要相契合,更好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更好促进学生认知理解。教师在教学问题设计时,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认知需要与发展倾向,并根据不同知识、内容特性,使不同问题可以切实服务于不同学生化学知识学习,化学问题探究。一是凸显对全体学生化学潜能的激活。针对不同学生认知实际,设计出具有梯度性、延展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具有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发展需要的学生均可获得更好提升自己、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进而为推动每一个学生均获得更为多元的发展为提供助力。二是凸显对化学知识特性价值的反映。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对应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索、实验、思考、辨析,使学生对学习化学充满浓厚兴趣,并积极投身学习实践,结合已知知识来探究未知问题,进而学习新知识,形成新能力。为确保化学核心素养塑造而带来更多帮助。

例如,为了切实激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实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可以在“醋酸”教学中引入探究性问题:醋酸是强酸还是弱酸?它又具有什么化学性质?进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醋酸的特性,并就醋酸与其他已知酸进行比较,认识其酸性强弱。这一问题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科学精神、思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技能。待到学生学习达到一定深度后,教师在引入更具迁移性的问题:硫酸、盐酸、硝酸,三种酸的共同点如何归纳,又存在着哪些不同点?使学生在“醋酸”学习的基础上借助已有经验,自行开展探究,以达到对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培育。

二、兼顾化学知识特性,确保教学问题的生活性

高中化学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素材等,都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关联。而且,很多化学现象、原理、物质等,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之中找到其原型。因此,教师应该以化学知识特性为基础,设计诸多带有生活性特质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了解、分析中培育其核心素养,增强其理解能力。一是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探索,并根据具体现象来概括对应的化学原理、反应公式、现实意义等,使得化学分析與生活现象有机关联,切实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能力。二是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调动身心潜能,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为确保教学内容的宽泛性、延展性而提供助力。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生活现象为驱动,引导学生开启思考,探索。具体问题为:铁钉为什么会生锈?酿酒是什么过程?醋酸为什么可以清除水垢?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开展学习,以达到对“氧化还原反应”内涵的深度理解。

三、切换知识反馈路径,提升教学问题的丰富性

问题教学法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是对于问题生成过程的理解,对于问题结论的延展。而这一切得以实现的关键便是多元教学策略的融入。因此,在充分发挥问题教学法作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诸多有效性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同时凸显教学评价的功能,让学生在丰富性探究中切实开阔其视野,提升其素养。一是加强对媒介素材的引入。将不同教学问题设计为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微课,辅助图画,教学视频等,让学生在多媒体、互联网等辅助下开展化学学习,实现能力提升,促进认知发展。例如,在“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中,教师可以就“甲烷”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作成辅助微课,让学生在观摩、学习中了解其特性,实现由问题到视频的切换,又抽象到形象的转换。二是加强对教学评价的融合。根据不同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的表现,开启即时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肯定、赞许,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状态增强其学习自信,塑造其化学核心素养。

四、结论

总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特别宽泛,以问题教学法为助力,实现对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与发展导向。因此,教师在落实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同时,应该以学生认知实际与发展需要为基础,科学设计教学问题,灵活开展教学指引,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路径的拓展,教学资源的整合,为问题教学法驱动下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助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化学,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能力,以实践应用促进发展,在更为宽泛的视域内开启全新化学求知发展之旅。

参考文献:

[1]孙萌.“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2):6-7.

[2]杜开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5):108-110.

[3]周靖.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3):172.

[4]李学东.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50.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初探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