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探析

2020-09-10 00:53马丽鹃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语言教育思考有效性

马丽鹃

摘要: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思考;有效性

教师作为语言教育活动的第一组织者和参与者,对于活动的有效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语言教学的特殊性,因此在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来进行考量,在教学设计中,无论教师开展计划性教学活动还是开展生动性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师从幼儿的性格特点上出发,对其进行认真观察、深入分析,从而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进而能够提升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现状

(一)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低于幼儿实际的发展水平

处于以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正是其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对话能力的高低对于语言教学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活动内容在具体的设定上,如果不能充分的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发展规律、不能充分的遵照幼儿的性格特征来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时,就会导致幼儿在实际的学习中阻碍了其语言的发展,不能使教学内容发挥出实质的作用。例如:幼儿园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过度迁就幼儿语言发展情况,降低了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倾向于娱乐化,没有对语言教育活动目的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准确的掌握幼儿实际的语言发展水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具备哪些语言能力的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所开展的语言教育活动与幼儿自身实际的语言发展水平不适应,大部分的活动目标幼儿很容易就能做到,没有给予幼儿一定的进步空间与挑战性。

(二)语言教育目标忽视了不同类型语言活动的要求

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实际的语言教育活动当中,由于没有对语言活动类型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因此在内容设定上没有完全依据目标的要求进行,忽视了幼儿在语言发展这方面的特征。例如在学习《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中《小乌龟运动会》这篇故事活动时,教师将活动目标设定在要让幼儿连贯的说出小乌龟的体态特征,而又在学习《小蝌蚪变青蛙》中,要求幼儿以接龙的形式说出小蝌蚪长大的变化过程。这样的做法完全忽视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语言的能力,在整个活动教学中,过于强调幼儿语言的连贯性,而没有与幼儿的实际学习现状相结合,在教育中过于拔苗助长,因而其活动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语言教育活动内容,以此来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激发幼儿的思维与记忆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童来说,其心理变化特征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情绪化,他们会对一切感兴趣的新奇事物产生深刻的印象,具体表现在活动课上就是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要格外的注重其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以及来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幼儿在活动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二)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

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前,要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敏感期及语言最近发展区进行准确定位,定位完成后再按照所有幼儿的年龄特点、语言发展水平等规划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让教学目标更加具有层次化。其次,因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按照幼儿的个体差异做横向考虑,这样才能让具有层次化的教学目标融入实际教学内容中,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幼儿园的教师在对幼儿的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懂得灵活多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比如,教师如果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发现幼儿对某一人物或者某一事件特别感兴趣,那么就可以按照幼儿的这种兴趣爱好把该事件或者该人物融入教學内容中,从而满足幼儿对兴趣的渴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教幼儿儿歌时,当幼儿全部朗诵结束后,如果发现幼儿对该儿歌的话题十分感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述儿歌中的情景,这样不但可以增加课堂的乐趣,还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设计内容要贴近生活

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活动时要始终遵循兴趣性与多途径原则,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儿童本位”为根本,选取与幼儿年龄特征相符并感兴趣的阅读内容,例如与幼儿生活经历和感受相贴近的、对幼儿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及趣味性较强的寓言童话故事。不能选择让幼儿接受困难的、具有疑问的国外童话故事。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中有效的提问方式也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运用启发性提问来增强幼儿的心理动力,刺激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并增加他们语言运用的各种机会。在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拓展上,需要教师具有敏锐捕捉教学切入点的能力。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设计提问,不仅要着重提高幼儿语言元素的“存量”,更应该促使他们具有能够驾驭语言知识的“流量”,从而达到“增量”的目的。

(四)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对于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動来说,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能仅局限在一种教学模式中。比如,教师可以把语言活动融入各种游戏及阅读中,还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让幼儿自行进行讨论,这将给予幼儿更大的语言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运用各种方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并设计各种丰富多样的语言教育活动,比如,分阶段举行亲子活动、表演活动等,从而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故事中所描述的情景让幼儿进行表演,让他们在娱乐的环境中练习语言的使用方法,并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幼儿园中的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语言教育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有效地采取教学策略对其进行改正,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有效的教学中让幼儿获得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肖海月.“呈现式教学”视域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探析:以绕口令《天上有星》教育活动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16).

[2]马雪琴.全语言教育理念及对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启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语言教育思考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中职学前专业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游戏化教学的探索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故事表演活动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