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之魂

2020-09-10 00:53曹霞罗金兰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情操师德职业道德

曹霞 罗金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生为本。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灵魂。因为,教师在职业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师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因此,中华民族经过千百年来的吸收和扬弃,形成了“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以严率众,安平乐道”的优秀师德精华,使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也随之提高,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师德——教师的灵魂。古人云:“经师易做,人师难为”。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了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和表率。作为一位教师,要把师德摆在首位,一个没有爱国意识、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纵然胸怀万卷,也不可能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人才,所以在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中,师德修养是极其重要的。在科学进步的今天,教师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一个能严格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教育行为的教师,是高素质的教师。

敬业是教师的天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态度、规范、作风、情操等,依法执教、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人师表是教师师德的主要规范。而高尚的师德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和陶冶。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一定能为营造集体的和谐氛围而作贡献。在和谐的教师集体中,每个教师能更自由,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新时代呼唤着崇高的师德,教师要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乙灵魂来塑造灵魂。在劳动中如果教师积极带头参与其中,就犹如无声的命令,同学们就不会有人袖手旁观,干活就会更加卖力;如果教师经常上课不准时,再去要求学生守纪律,那么他的话就显得苍白无力;如果一个教师言而不信,那他又怎么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因此教师给学生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情操。可见教师不仅有传授知识的责任,更有育人的义务。

愛学生——新时代师德的要求。时代在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传统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在当今社会以没有传统伦理观念显得那么重要了。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性格各异,所处环境不同,家庭教育不同的个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现代人提倡的是科学、民主、平等的到达观念。家长常对我们老师说:“我把宝贝交给了你,房子不好可以再造、再买,可要是你们没有把孩子教好,这是无法替代的。”多么令人深思的一番话,道出了教师肩负的重任。可见教师热爱学生就是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真正喜欢每个学生。教师做到爱学生容易,而真正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却不易,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教师不能为他们的一时淘气而气得泪水涟涟,甚至产生放弃不管的想法。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真正找到他们失误的原因,激励他们上进,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赶上学习的快车。要知道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看到太死,至于他以后“青于蓝也罢,不如蓝也罢,伟大也罢,平凡也罢,尽他们自己所能去。”只要我们学会真诚的热爱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将来他们也会用这种爱来回报社会。

众说周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无以伦比和替代的。“少了一个生命就少了一道风景,因为生命是一次性的。”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怎么让家长放心?怎么让社会信任?怎么提高在学生中的威信?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学生,真是爱你没商量。

师德是教师本人心理品质的外在表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个受人尊重的教师,就必须遵守教师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就必须做到“以师德为本,铸造新师魂。”

猜你喜欢
情操师德职业道德
致良知与师德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基于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