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2020-09-10 00:53苏美菊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7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

苏美菊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学校中不仅仅教授学生知识,同时还要关心同学的日常生活,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班主任应当时刻注意学生身心成长情况,关注学生自身的安全教育。本文将从小学班主任的岗位职责方面来具体探讨安全教育在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安全教育;小学班主任工作;滲透

引言:小学生距离成人还有一段漫长的学习过程要走,他们不仅仅要把文化知识学好,要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在学习生活中开展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发生危险,受到损害,提高学生应对危险、冷静处理的能力,从而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细心观察,消除安全隐患

小学班主任在授课之余,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状态、生活情况,要专门准备一个本子记录学生的各个状态,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和学校领导沟通,邀请家长到校了解具体情况,教师、家长、学校三方一起来保障学生的安全。例如,班主任通过授课老师的讲述,发现平常非常活泼的一个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最近学生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上课经常走神、发呆,注意力不集中,一段时间后竟然经常逃课。发现这种情况后,小学班主任应第一时间向学校领导汇报学生到校情况、课堂表现及其他情况,主动联系家长,向同学询问这位逃课学生可能出现的地方,再去实地寻找。最后,教师在附近的公园找到学生。教师经过耐心地问询,得知学生是因为父母长期两地分居,长时间无法团聚,最近父亲回来探访,父母因为某些事情发生争吵,造成孩子情绪波动剧烈,无法认真学习,从而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小学班主任通过认真耐心的询问,了解原因,积极和家长沟通配合,孩子在之后的生活学习中,又回到了开朗、活泼的状态。小学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学生的转变,及时有效地沟通,避免出现学生因为意外出走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二、识别危险,培养安全意识

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主动开展学生对周边日常生活隐患进行识别的教育,学生应对突然到来的危险事件能够快速处理,降低自身受到伤害的程度。安全事故涉及方方面面,种类繁多,小学生无法全面的认识、识别安全隐患,小学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所处的环境场景,寻找其中的安全隐患,来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从而防患于未然。小学班主任应该利用好班会时间,做好安全教育的推广。通过直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危险,让学生认识到危险,讲解发现危险或者出现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危险对自己的伤害。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身边的实例,播放ppt、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加深对危险的认识,时刻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例如,在班会时播放一段小视频:一群小学生在过马路时追逐打闹,没有注意道路上车辆行驶状况,司机虽然紧急刹车并主动避让,但还是擦伤到了学生。因为司机主动避让,导致汽车撞到旁边的护栏,造成车辆损毁严重。事后经医院诊断,擦伤的学生小腿轻微骨裂,司机左臂粉碎性骨折,其他多处软组织挫伤。小学生在家静养一个月,司机三个月康复。通过上面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如果视频里面的小学生没有嬉戏打闹,遵守交通规则,就不大会发生这样类似的危险;司机行驶道路时控制好车速,以预防随时发生的突发情况,便于及时减速、刹车;出现交通事故时,周围的人应该驱散围观人群,呼救并及时拨打求助电话等等。通过真实的事件,让学生体会到危险随时会降临到我们身边,要有安全意识,主动识别危险,避让危险,当危险发生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把伤害降到最低,甚至及时挽救生命。

三、加强交流,排解消极情绪

小学班主任在生活中应该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平常的衣、食、住、行、玩等方面,通过主动交流,帮助学生识别隐患。交流时,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教师应积极排解学生情绪上的困扰,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乐观生活的态度。例如,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心理游戏“找零钱”:教师分别让男生当作1元钱,女生当作5毛钱。教师说出具体的金钱数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自由组合,最快最接近答案的小组为最终获胜者,落单或者错误判定的为失败。在游戏中,教师让学生充分放松,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安全的价值,懂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珍惜,排解学生的消极情绪,引导学生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

四、情境训练,提高应对能力

小学安全教育理论总是枯燥乏味的,安全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更应该回归于生活中去。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时,不应把安全教育当成知识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应该把理论放到特定的情境中。学生通过生动真实的生活场景,融入进去,达到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运用到生活实际。例如,小学班主任应该编制一个情景剧,有学生之间互相扮演遭遇诱拐时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应该怎么识别、怎么处理、怎么保护自己。教师通过一点点剖析罪犯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遭遇罪犯的错误及最终带来的后果,从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小学班主任安全教育教学中,再好的理论知识,再强的安全意识,如果没有实践的检验,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学生也会因为心理素质不过关,因为胆小、害怕,从而给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教师应该注意理论知识在平常训练的的应用,从而让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所以,小学班主任应在平常多演练发生危险的应对措施,训练中也要注意训练秩序的有序,培养学生冷静处理问题。例如,在消防安全中,教师应模拟火灾现场,组织学生规范逃生动作,防止踩踏事件发生。使用灭火器材时,要让学生熟练操作,这样在危险发生时,学生就能够合理采用逃生方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结束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是班主任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安全教育,不仅仅要让小学生能够识别危险,还要让学生学会应对措施。把安全教育运用到生活中去,预防危险发生,及时冷静面对危险,果断采取措施,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也应主动把安全教育理论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安全技能。

参考文献:

[1]段延生.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教育观察(下旬),2019(03):92.

[2]杨曙东.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强化[J].新课程,2019(28):229.

[3]王春颖.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安全教育价值分析[J].华夏教师,2019(18):85.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
市政施工安全管理浅析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学生认知情况的现况分析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浅谈初中校园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