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色与电影艺术内外部世界的构建

2020-09-10 07:22魏少龙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2期

摘要:在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以《蝙蝠侠》三部曲这样的超级英雄电影创造了经典的小丑形象之后,托德·菲利普斯又以对小丑角色内心人文关怀式的雕刻,为《小丑》这样一部商业类型片赋予了独特的艺术视角。这在欧洲电影节与奥斯卡奖项潜移默化不断偶合的当代,为《小丑》赋予了某种时代性的意味与价值。本文以托德·菲利普斯在《小丑》中对光与色的设计为依托,浅要地论述了电影导演如何借助视听语言来完成影片艺术化的表达。

关键词:光色;类型电影;艺术表达

截至2019年11月8日,《小丑》全球票房超过9.57亿,成为了影史上最赚钱的漫改电影。与此同时,它还拿下了今年的金狮奖最佳影片,奥斯卡11项提名,两项获奖。商业和艺术两座往往遥相对望的大山,《小丑》同时登顶了。

影片《小丑》的核心在于构建出哥谭市中以托马斯·维恩为代表的上层阶级与以亚瑟·弗兰克为代表的下层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而对这种对立关系的塑造除了在剧作上的呈现外,还在于其视听语言、演员表演和对空间的塑造等多种元素的共同催化作用。其中,在《小丑》这部电影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非常亮眼的一方面在于导演对“光色”的运用。本文将主要探讨《小丑》是如何运用光色来潜移默化,协助叙事,进行主题表达的。

一、以黄蓝为基底所延伸的精准用色

在所有的观影过程中,无论是对于资深影迷或是普通观众,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士,光色都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一目了然,最直观的观感。抛开类似于“蓝色忧郁、黄色温暖……”这些书面化的知识,一部电影中的布光和色调是可以越过影片本身直接影响观众情绪的。而结合特定的空间和特殊的视听语言体系所产生的独特语境下,对于所用光色“度”的把控则可以达成某种额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效果。电影《小丑》对于光色的运用就达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黄色和蓝色这一对互补色以及由他们所延伸出来其他如宝石蓝、橘黄等更为精确更具表意性的颜色铺满整部影片。绝大部分场景下,黄色或蓝色都不会单独出现,而是围绕这两种颜色进行精确的配比从而呈现出特定意义的互补、对立。《小丑》在拍摄过程中甚至会对屋顶的一组白炽灯的两根灯管分别用色纸包装为黄色、蓝色各一根,进而调配出导演所设计的画面布局,达成导演意图。对颜色的精准把控避免了类似纯蓝或纯黄场景的出现,由此杜绝了内容的直白浅薄化,使之在更协调的画面基础上达成了内涵的层次性。

二、光色对于阶级沟壑的表达

影片《小丑》在a故事里讲述了阶级矛盾逐渐爆发的过程,作为故事的叙事主线,在对阶级矛盾的展示中,导演充分运用了光色的主观情绪感染性。

当镜头对准亚瑟所在的生存环境时,布光多呈现出一种冷色调和低显色的暖色调。而当镜头对准富人阶级的生活环境时,则多用柔和的冷白色和优质显色性的暖调光源。

如亚瑟工作地点的化妆室与默里演播厅化妆室的对比。亚瑟工作地点的化妆室里布光为阴暗的日光、吊灯和小面积的镜前暖光,整体营造出粗粝落魄的感觉。而默里演播厅的化妆室却是由高显色性的纯白色灯泡为主要光源,暖色调搭配上了一盏暖黄色的吊灯,整体布光精致而细腻,体现了富人优越的生活环境同时又以镜前燈的颜色对比,突出强调亚瑟虽生活在窘迫的环境中,但仍然保有公交车上逗小孩开心的细致情感,而像默里这样生活条件优越的富人却自私自大,为节目效果随意取笑他人,没有感情色彩的差距。

同样的冷暖光源对比设置,在两个阶级不同的环境中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相似手法的对比在公共厕所中,在电视与影院荧屏之间再次重复出现。导演有意在两个阶级之间搭建相似的场景,并在对相似场景进行分别塑造的过程中运用布光、布景来展现阶级差距。

三、光色对于主角人格的塑造

穿插在a故事中的b故事则是在描绘亚瑟心中的阴暗面在一次又一次的激励事件中逐渐外化,最终由完全反社会的人格所掌控的过程。我们主要探讨导演是如何运用光色来参与叙事,描绘心理变化过程的。

在具体的场景中可以见到,黄色和蓝色互补与对立的配比被导演通过景别、构图等各种手法进行了有意识的设计,以此来表现主角的心理弧光。

整部电影中共出现了三场此化妆室重复对比意味较为明显的戏,且按照叙事线的推进,化妆室内的暖色——黄色占据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在第二场戏中,原本不亮的那根灯管发出了暖黄色的光,前景板凳多了一片暖色光区,暖色的窗帘下拉占据了更多的空间。第三场戏是发生在亚瑟地铁杀人之后,此时外面的阳光已经透过窗户投射了进来。黄色代表亚瑟内在的反社会人格,而蓝色代表亚瑟在社会环境的包裹下所展示出的表面人格。黄色色块面积的扩张代表着亚瑟内心情绪的释放。随着剧情的发展,激励事件的不断发生,亚瑟心中所压抑着的反社会人格被不断唤醒。

在地铁杀人过后,砸烂打卡器之前,有一场精彩且近乎超现实的公厕跳舞戏。公厕里布光的含义指向性十分明确。整个场景环境由来自天花板的冷色光所笼罩,镜子上有两盏灯泡,一盏已经熄灭,另一盏发出黄色的暖光。此时的冷色光忽明忽暗,镜子上方的暖光虽然并没有占据大范围的空间却十分明亮,亚瑟就面对着一面巨大的镜子,在这闪烁的环境中起舞。这是他对自己内心的一次审视,也是内心反社会人格觉醒的邪典仪式。

在医院中亚瑟准备杀死自己妈妈时,出现了影片中少见的强烈阳光。当亚瑟用枕头死死捂住曾经虐待自己而今无力挣扎中的妈妈时,暖色调的阳光照在他身上,形成炫目的光晕,在此时亚瑟所压抑已久的情绪喷薄而出,彻底释放。同样的光线设置和导演意图在亚瑟杀死同事兰德尔时再次出现。

四、结语

光色作为电影视听语言的一种语法,属于美学的一部分但又不仅限于美学。影片《小丑》就合理且精妙地使用了光色,在塑造出影片专属影像风格的基础上还运用光色辅佐了叙事,创造出了独属于《小丑》的视听语言体系。对光色创造性的运用使《小丑》成为工业流水线上闪耀着夺目光色的工艺品,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这样一部商业类型片能拿下威尼斯金狮奖了。

注释:

1.首次提出“B故事”是在斯奈德的节拍表中,之后被编剧界广泛认可。它的任务是从情感的角度揭示电影的主题。

2.就影视评析的语境中,心理弧光指影视或文学作品中人物内心随着其遭遇的际遇与处境而发生着变化这一涵义。

作者简介:

魏少龙,河北大学影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