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胆取石可取吗?

2020-09-10 07:22芶勇
康颐 2020年2期
关键词:胆道胆汁胆结石

芶勇

胆结石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胆结石对人的身体伤害比较大,而且容易造成一些并发症,在胆结石的治疗中有很多种方法,保胆取石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是在手术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当前对保胆取石是否可取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1 什么是保胆取石?

保胆取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但是由于以前医疗水平有限,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针灸、按摩以及药物等保守治疗方式。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当前胆结石的治疗方法中开始引入保胆取石的新治疗概念,不仅能够将结石取出,同时还能够保证人体的生理功能。

2 保胆取石的步骤

2.1穿刺。微创保胆取石首先需要利用纤维胆道镜以及腹腔镜进行观察和取石。在手术时先用气腹针对腹部进行穿刺,并利用腹腔镜对胆囊的位置进行探查,确定胆囊的外观是否完整和粘连。

2.2胆道镜。在对腹部穿刺后如果发现胆囊的大小正常,外部完整,可以在下肋缘下切开一个2厘米的小切口放入胆道镜,通过胆道镜牵引胆囊,并从胆囊底部切开一个0.5厘米的小切口插入胆道镜。

2.3取石。通过纤维胆道镜的观察,利用负压吸引的方式对胆囊内的胆汁进行吸取,使视野更加清晰,还可以用生理盐水对胆囊腔进行清洗。

2.4确认是否存在残留。胆囊中一些微小的结石不容易被发现,在取石结束后需要利用胆道镜对胆囊腔中的微小结石残留进行观察,包括胆汁流入胆囊的情况,进而判断胆囊管中是否存在结石嵌顿。

3 保胆取石的误区

3.1忽视胆结石的诱因

胆结石是由于胆囊出现病理原因和生理功能,导致胆道的功能和胆汁成分出现异常,最后形成胆结石。保胆取石只能暂时对胆结石引起的胆管炎、胆囊炎等风险进行控制,无法完全对胆结石的诱因进行消除。

3.2不符合外科疾病治疗原则

经过近百余年的实践证明发现,胆囊切除手术是胆结石疾病治疗的最有效手段。虽然当前微创手术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外科手术治疗中彻底消除病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保胆取石只能取石但是无法消除病灶,复发率较高,不是当前医学外科治疗中的首选方式。

3.3过度强调保胆功能

胆结石患者的成因是由于病人胆囊本身存在病理损害,或者胆囊存在生理功能不全等问题,导致胆囊对胆道的流变学受到影响。因此如果不能彻底清除胆囊这个温床仍然会有产生结石的可能。导致结石症状再次发生。因此保胆并不等于保证不复发不等于胆功能也能够完全保留。

3.4高估病变胆囊生存功能

胆囊逆行机制使胆囊每天能够存储600毫升的胆汁,并通过神经体液对胆囊壁环肌和纵肌进行调节,保证收缩的规律性,使胆囊的腔内压控制在300mmHg,能够将70%的胆汁排出。保胆取石会由于胆囊切开,对胆囊壁的纵行肌和环形肌造成破坏,胆囊的收缩功能受到限制,同时胆囊本身存在一定的病变,在术后难以保证胆囊的功能,虽然保留胆囊但是却无法再发挥作用。

3.5增加再手术隐患

保胆取石并不能完全消除胆囊病变,因此胆结石复发以及术后症状再复发是难免的。而且再次手术的风险加大,最终也难以实现保胆的目的。保胆取石的研究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但是通过外科反复尝试和临床实验,当前医疗行业中首推的胆结石治疗方式仍然是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当前在医学研究中尚缺乏有效的医学论证,特别是西方国家不推荐保胆取石手术。

通过对保胆取石的程序来看,手术操作比较复杂、精细,而且同样会对胆囊造成损害。一些错误的认知认为保胆即是对胆功能的保留。但是通過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一旦出现胆结石说明胆囊的形态以及功能已经出现病变,即使保留胆囊但是功能也无法保障。而且对胆囊的切口会对胆囊的肌肉造成破坏,不利于胆囊以后的功能发挥。此外,在保胆取石后,胆囊的病变仍然可能再出现结石,面临着再手术的风险。因此对于保胆取石手术来说当前尚保留不完全可取态度,大部分医生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治疗胆结石。

猜你喜欢
胆道胆汁胆结石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科普胆结石危害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无症状胆结石,你也要管它
莫将小儿胆道闭锁当作黄疸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脾气不好可能得了胆汁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