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浸润童心 阅读提升能力

2020-09-10 07:22胡丹丹
学生学习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题经验绘本

胡丹丹

【摘要】随着“淮安市广阅读活动”的提出,绘本已逐渐成为学前教育中喜闻悦见的阅读材料之一。绘本以其独特的图文表现形式、富有童趣的题材内容,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同时也以其启人思考的人文命题、多元融合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因此,进入大班我们将绘本作为一种工具走进幼儿的一日生活,相对减少了过渡环节的消极等待,也使区域中多了一种可查阅、可借鉴的工具书。不仅如此,绘本还给主题教学活动和幼儿感兴趣的课程活动带来了帮助。

【关键词】绘本;过渡环节;;区域;经验 ;主题

【正文】

什么是绘本?朱自强先生在《亲近图画书》中指出:图画书--Picture Book对应绘本(这个称谓西方和日本),从图画书这一体裁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最早起源、成熟与西方,中国是受起影响进行的儿童图画书创作与出版①。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指出:图画书=文×图,有插图的书=文+图。图画书并不是去诠释、配合文字,而是让图画本身也说话。文图,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信息,完美的合奏,使主题充分表现出来。不要把图画“绑”在文字上,解放了图画的创造力,文图关系开始有了丰富的变化,在一本图画书中,设计者也可以运用各种与艺术语言,让图画书像一部“纸上电影”,通过图画视角的“推拉摇移”,制造出丰富的效果②。

为什么阅读绘本?针对3-6岁的孩子来说,绘本用最直观的、故事性很强的方式表达了友爱、分享、善良、勇敢等价值观。对孩子来说,看着图画书,独自沉醉在幻想中的那一刻,正是他们与图画书的故事融为一体的时刻,也是他们真正阅读图画书的一刻。绘本是帮助儿童找到真善美的钥匙,长期沐浴绘本精神营养的孩子,更能够具有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心理品质,更加坚韧乐观、自信自爱,更能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面对逆境也能更加勇敢。绘本与绘本教育对儿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当中包括阅读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的提升、智力的发展、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形成以及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1绘本融入过渡环节

《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活动,合理安排有一日生活。”③一日活动中隐藏着许多教育契机。因此我们把握这个契机,大胆尝试将绘本阅读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生活活动,实现绘本与幼儿过渡环节的有效融合。我们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幼儿也获得了不同的发展。

尝试阶段:午餐后当我拿起一本绘本阅读时,总会有一群幼儿围在我的身边听我讲故事,渐渐地当他们听的多了,自然就被绘本中的情节吸引,经过了一周的尝试,有三五个幼儿开始在午餐后能专注的翻阅自己听过的绘本。就这样一个月过去了,班级阅读绘本的幼儿从五六个增加到十几个,阅读习惯的养成开始了量的变化。

探索阶段:当更多熟悉的绘本放在幼儿身边,提供了幼儿重复翻阅绘本的可能,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产生“蝴蝶效应”,身边的其他幼儿也逐渐被感染。经过一学期的坚持,他们不仅可以和同伴交流自己对绘本中故事的看法,还能在同伴面前讲述绘本故事。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我们在餐前播报时给愿意讲绘本的幼儿提供了平台,他们通过提前一天预约,请父母做好绘本PPT,再到第二天自信的展示,每天都吸收绘本故事带给他们的营养。

发展阶段:由于绘本预约是幼儿自主安排,他们可以每天轮流预约讲述绘本的顺序,不仅自信心得到很好地提升,复述故事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语言变得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有逻辑性。如:钊钊在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时,这样说道:“小蝌蚪在池塘里睡醒了,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他问了好多人,有小鱼、有乌龟……最后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我要是小蝌蚪一定会问清楚妈妈什么样子再去找他,这样就不会费很大力气了。”

经过实践,我们针对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进行统计与分析:

1.本班有80%的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2.本班有71%的幼兒能够用连贯的语言讲述绘本主要内容。

3.本班有32%的幼儿能够用连贯的几句话表达故事的梗概。

4.还有15%的幼儿能偶尔会阅读绘本,但未养成坚持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我们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③每一名幼儿从绘本中获取的营养也大不相同,如有的幼儿从绘本《大战龋齿王国》、《牙虫大搬家》和《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中知道了如何保护牙齿,从害怕掉牙到客观地接受掉牙。有的幼儿从绘本《跳绳去》《拔河比赛》中知道了原来一根绳子也可以进行有趣的体育运动。阅读绘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绘本出现在幼儿的生活中,就会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完整而有力量的学习支架,这就是绘本独特的魅力!“不用手翻阅,就看不到想要看的东西,不动手翻页,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②

2绘本走进区域游戏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④绘本如何与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呢,以大班下学期区域绘本投放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实践历程:

实践初期,教师带着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将绘本放在班级哪些地方,小部分幼儿认为可以把绘本放在区域比较方便,大部分幼儿认为放在图书区用时就去拿。针对图书的投放问题,我们选择尊重幼儿的想法,支持他们将一些绘本放投放在区域,图书区依然保留自己喜欢的图书。经过一个月的尝试,区域中的绘本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幼儿在借鉴绘本的美术表现手法,有的幼儿在学习绘本中测量的方法,还有的幼儿在自制绘本……

案例1:哲哲在美工区拿起一本《石头小猪变形计》翻了翻,到区域柜取了笔和纸,对着绘本上的图片观察了一分多钟开始画起来(见图1),先画了一个小猪的头,添上了眼睛、鼻子,再次观察图片,画上了小猪的肚子,画完后仿照绘本上的小猪给图画上了粉色,完成之后眼角微微上斜,嘴角微微上扬;接着给坐在他旁边的璇璇讲述了他画小猪的过程。璇璇在他的影响下也拿起了一本《小羊和蝴蝶》绘本,找出水粉颜料画起了小羊和蝴蝶。

案例2:扬扬在图书区阅读《小蝌蚪找妈妈的》绘本,忽然跑到教师身边说:“老师我也想做一本《小蝌蚪找妈妈》。”(见图2和图3)接着她找来了的彩色卡纸对折后剪成成一个大约宽10cm、长50cm的长方形,她又过来求助老师:“老师我想用这张纸做成一个小书可以折起来的那种,你能帮我一下吗?”老师答道:“你想想扇子是怎么做成的,再想想你需要做几页?”她转了转眼珠,拿起卡纸在美工区折起来,嘴里还嘟囔着:“小鱼一页、小乌龟一页……”折好后开始按照《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画起来,区域时间结束时他还没有完成。

第二天他从书包里拿出未完成的自制绘本又开始画起来,第二次用了大约16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自制绘本。这时他拿着自己做的小书给她的好朋友津津有味地讲述着,旁边的小朋友也被她的讲述吸引了,纷纷围过来听他讲他的自制小书。故事讲了一半,她被好奇她小书制作的同伴打断了,因为她和平时小朋友做的小书不一样,是折叠式的连环画的形式,其他小朋友纷纷表示想学习他的制作方法,为此我们让她作为一名小老师教给小朋友连环画的制作过程,还在班级掀起了一阵自制连环画的热潮,整整持续了两周的时间,至今还有小朋友在沿用这种形式自制图书。

绘本走进幼儿的区域游戏,这不仅给他们的区域游戏增添了活力,还给他们的思维补充了营养,在爱阅读绘本的幼儿辐射下,他们逐渐把绘本作为一种工具书,越来越多的绘本走进区域,他们学会了如何借助绘本中的元素充实自己的区域游戏,在区域游戏分享时向老师提议根据自己的喜好更换区域中的绘本。在绘本融入区域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美术表现力,还提高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

3绘本服务主题活动

我们幼儿园一直都很注重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每学期每位幼儿都会带来两本绘本,但很多绘本都是营养成分不多的绘本,于是在大班第一学期我们通过QQ给老师留言的形式了解家长购买绘本的困惑,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对如何选购绘本存在困惑,希望老师能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绘本。基于家长的需求,我们班级两位老师上网搜索各类可以支持幼儿学习发展的绘本。在鼓励幼儿带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的同时,再与本学期开展的主题、季节相结合向家长进行推荐,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兼顾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现将大班的几个主题为例梳理一下我们的做法:

幼儿可以借助绘本解决在经历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疑问,如通过听绘本《再见,虫牙》《再见,小兔子》《外婆,再见》体会对不同事物的惜别场景,以及体验再见的不同味道。”除此之外,有的幼儿提出借与主题相关的绘本回家阅读,我们尊重并支持他们的决定并利用晨谈时间讨论借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鼓励他们到附近的图书馆体验借书的过程。紧接班级小型班级图书馆开张了,他们纷纷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借回家阅读,有的还利用餐后活动、区域时间和同伴一起分享绘本的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主题知识经验,还达到了班级绘本资源的共享。

4绘本融入课程活动

一次区域游戏时,科学区的琪琪和妮妮在照着图示学习翻花绳。

琪琪说:“花绳还能变成彩虹、五角星,真有意思!”

妮妮说:“嗯,我媽妈还会用彩绳编织好看的粽子呢。”

琪琪说:“真的呀,那么厉害,那绳子还可以干什么呢?”

妮妮说:“我回去问问妈妈,或者我们去问问老师。”

说着,他们抬头看看我,我并没有立刻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在游戏分享时把问题抛给班级的其他幼儿,他们对于绳类活动了解的并不多,他们想出了用绳可以织毛衣、跳绳,接着我又鼓励他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经过请教父母、查询网络,他们还了解了关于其他的绳类活动,如跳大绳、系鞋带、拔河等等,班级幼儿表示愿意尝试一些绳类活动,于是我们班三位老师尊重他们的想法,开展了一个关于绳类活动的课程探索活动,借助家长力量购买了关于绳类活动的绘本,见下表:

幼儿从绘本《跳绳去》中了解了跳大绳可以三人一起玩、多人一起玩,还知道即使自己特别喜欢跳大绳,也要顾及时间和场地,不能影响大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从绘本《编织家》和《编制在衣服里的秘密》中,了解了多种的编织手法,还学会了如何用彩绳编织蛛网。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好的绘本会有精彩的图画,搭配和谐的色彩,能把人带进奇妙的想象力王国,当孩子长期接触了好的绘本,鉴赏绘本和艺术作品的眼光,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阅读绘本犹如在儿童的心中种下了一粒幸福的种子,短期内看不到什么成效,因为每一粒种子的花期和果期不是在同一个季节,但坚持下来,你会惊喜地看到硕果累累的一天。⑤

参考文献

[1]朱自强.亲近图画书.明天出版社 2011.5

[2]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3

[3]3-6岁儿童发展指南.

[4]幼儿园工作规程.

[5]松居直.幸福的种子.21世纪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主题经验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