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困境和教学解决方法

2020-09-10 09:23徐荣浚
学生学习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生学习解决方法困境

徐荣浚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保证自主学习是主要教学工作,以使学生可以在知识的获取中有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但是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应用和学习意识都不强,数学学习容易陷入困境,无法建立数学理解,极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以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为核心,帮助和指导数学知识的探究性、应用性理解认识,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学习;困境;解决方法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得到了实质性的转变,重视学生的主动行为,以自主探究为方式,使学生可以认识数学知识,并能随着知识的学习积累建立相应的方法和能力。但是受智力发育、知识结构、年龄特征的影响,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较难开展,需要教学上加以支持,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分析。以生为本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需要从解决实际学习困境为出发点,为自主学习的有效进行提供保障。

1小学生数学学习困境分析

1.1缺乏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也都较为基础,可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在学习中需要进行思考和应用。但是小学生在学习中普遍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不愿意做思维探索,同时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养成,被动接受成为主要学习的方式,不能在知识获取中进行数学推理。这是小学生自身学习的困境,也是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难题[1]。

没有应用意识

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容易陷入简单的解题状态中,应用意识不强,所以对知识的理解也就会呈现单一化,无法完成有效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利于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造成这种个困境的原因是主要是教学的开展缺乏实践性,教师过于重视知识内容的讲解和解题练习,忽视了小学生思想认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综合性成长。数学知识学习中应用意识的缺少会造成学生知识理解浅层化,不能有数学思想方法和素养的养成[2]。

1.2缺少主动行为

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学习行为不被学生所喜欢。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按照要求和任务在进行学习,缺少主动行为。这样的学习难以深度理解,并且没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和习惯都不能得到养成,教学效率也较为低下,会制约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自主学习下的知识理解。

2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小学生在当前数学教学形式下的学习困境解决需要教师做教学上的优化,改变学生的想法和认识,注重帮助和指导,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展,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积极参与到数学逻辑推理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成长。

2.1加强教学互动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动”起来,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以教学互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能够进行主动地学习和探索,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数学课程中的教学互动应以学生的理解认识为核心,并建立开放的课堂环境,以保证学生有进行互动的想法。比如在加减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表达对数字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并且在方式上减少批评,给予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表扬主动学习的行为,以此在课堂中形成思考探索的氛围,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外在表达,有助于数学思想的形成。在教学互动的开展中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做互动,以数学计算和应用做游戏内容,通过游戏带动学生的互动讨论,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教学互动的进行让学生的思维有表现的空间,也就可以实现思维引导和培养[3]。

2.2建立生活问题

在数学知识教学中建立生活问题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有应用思考。小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不足,以实际生活问题来做讲解,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就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认识有所结合,这样既利用生活问题引导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让解决生活问题能够成为学习应用的方向,将应用思考与数学学习进行了有效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认识。比如在面积知识的教学中,就可以将校园、家庭等生活中的面积计算问题进行引用,增加学生的生活感受,以此进行应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有综合能力的成长。

2.3创设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的问题,在教学解决方法上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增加数学知识感受,将抽象的知识做直观地呈现,即增加学习兴趣,也引导学习探究。比如在分数知识的教学中,就可以将分配问题地分析作为情境,让分数概念有具体地呈现,让学生在情境中能够体会到分数,可以做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教学情境的应用能够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数学知识,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3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困难的,但是通过教学的指导和帮助,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即完成知识的有效理解认识,建立数学思维能力,也能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和应用,这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避免理论化,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为核心做教学设计,积极开展教学总结反思,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以此让数学课程教学能够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马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58-59.

[2]妥小华.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學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22):64+63.

[3]王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综述[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07):50.

猜你喜欢
学生学习解决方法困境
跟踪导练(一)
鱼水情深,相得益彰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