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2020-09-10 09:23周秋红
学生学习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答题技巧高中历史

周秋红

【摘要】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考察了学生的多个学科的学习情况,分数占比也较重,重要性十分明显。要想顺利选出正确选项,首先必须熟悉课本知识,这是分析材料的前提,其次要抓住题干,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问题,再次要学会省略无用信息,重视转折词后的内容,最后要学会分析选项,关注意思相对的两个选项。

【关键词】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目前有许多高中学生在解答历史材料型选择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不是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就是抓错题干,不会抓关键信息,所以探讨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很有必要。

1为什么要重视材料型选择题

首先,高中历史的材料型选择题是材料解析题的变型和简化,它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最关键的信息,充分读懂题干所问的内容,材料型选择题不仅考察、检测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还检测和复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如文字型材料题考察了语文中的阅读分析能力,图表型材料题考察了数学中的统计分析能力等等。正因为材料型选择题考察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点,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所以近年来在高考题中所占比重较大,题目数量只增不减,重要性突出。

其次,高考历史选择题所占分数比重大,选择题的分数比重通常与材料解析题、论述题旗鼓相当,历史想要考取高分,选择题的分数十分关键。材料型选择题的材料比较简短,不像材料题那样需要多次反复去除无用的信息,同时又给出了四个选项,选项一般有一两个不需要多思考就能直接排除,剩下的选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再利用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也都可以很顺利的排除掉。因此选择题要争取多得分,只有选择题取得高分,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材料型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2.1熟悉课本是基础

熟悉课本是答题的基础,材料型选择题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在延伸到相关考点,如果基础不牢靠,高分就不易得,如果书本知识记忆不牢靠,不能够深入了解,那可能材料的内容都不能理解,更何谈解题和做题。比如说有关宗法制的知识,有一道材料型选择题是这样的,题目中说,中国古代收养养子的时候,有“异性不养”的规定,明清律法规定,如果收养了异性养子,那收养人和被收养人都要被杖六十,送养子归宗,题目问与此密切相关的制度是什么?这道题如果不熟悉宗法制的相关知识,即古人祭祀讲究同宗同族,对宗族的正统十分重视,排斥异性之人,那么很有可能不能解題。所以所有的材料型选择题,只有熟悉课本了才能着手分析材料,如果对课本过于生疏,即使做对了题,也不会了解选项的正确和错误的原因。

2.2抓住题干是关键

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有许多干扰选项,它们自身的内容没有问题,但往往不符合题干之意,要选对选项,还要读懂题干,知道这道题是在问什么问题。比如有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知识点中,儒墨道法等家都有各自宣扬的理念,其中墨家推崇“兼爱”“非攻”“节用”“尚才”等思想,题目很可能是给出墨家代表人物说的一段话,要求选出这段话中所蕴含的最核心的观点,那么题干就应该抓住“最核心”三个字,这段话可能蕴含了墨家所有的观点,也可能只是一两个观点,选项里全都是墨家宣扬的观念,如果不能准确分析材料,提取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不能准确答题。所以在面对材料型选择题时应该注意问题问的是什么,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如“最”“核心”“相关”“相符”等词,仔细去推敲材料。

2.3学会省略更便利

材料型选择题中的材料往往有许多干扰信息,看着是“长篇大论”,实则帮助我们解题的信息寥寥无几,我们就要自觉主动的忽略掉那些对解题无用的信息,不用把材料抓的太过全面。怎样去省略无用信息呢,首先可以先看题干,看问题是啥,在根据所问问题勾画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还可以注意一些转折词“但是”“可是”“不过”等,转折词后的内容一般是解题的关键。比如有这样一道材料型分析题,是有关英国政治制度的,前面一段材料介绍了英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但马上转折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话,问题则是对这段话解读的正确的选项是什么。题干问的是对引用的这段话的正确解读,那前面介绍英国的民主过程的材料就是干扰型材料,学生在做题时要学会省略,抓住后面的转折关键词,同时也要学会一个解题思路,材料题虽然与所学的课本知识有关联,但出题人往往喜欢逆向思维,打破常规,绝不能因为一看到选项里有我们记忆过的知识点,就忽略掉那些真正靠分析材料得出的正确答案。

2.4选项中暗藏玄机

材料型选择题不仅要重视材料,还要重视选项,选项里常常暗藏玄机。首先选项中可以明显排除与题干时间、地点、人物不符合的选项,如考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就不能选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其次可以重点关注选项里相互矛盾的选项,通常来说一道选择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如果两个选项的意思是相对的,那正确答案就在其中。比如有一道材料型选择题是这样的,它考取的知识点关于俄国十月革命,选项里有一个是“列宁希望立即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但另一个选项又说“客观上反映出当时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列宁代表的就是中央,两个选项对材料的解读相对,那解题可以直接从这两个选项入手,在对材料进行分析。

3小结

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检测了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教他们在做题中辩证地看待世界,待人待物就像分析材料,不能凭借主观印象,不能光凭借原有认知,必须真正地深入了解和分析,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读懂对方,如同一步步拆分理解材料型选择题一般。

参考文献

[1]王登兰.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探讨[J].中学政史地,2019,(29):29-30.

[2]徐颖.高中历史选择题审题攻略点拨[J].中学政史地,2019,(26):37-38.

[3]李慧芬.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策略[J].中学政史地,2020,(11):40-41.

猜你喜欢
答题技巧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简析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的一般考点及解题思路的几点说明
备战中考中的感叹句答题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