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

2020-09-10 09:23金铁虎
学生学习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

金铁虎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实现路径点出发,并结合当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进行阐述说明。语文是高职学生最主要的一门学科,同时也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与我国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十分契合。由此可见,在高职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势在必行。

【关键字】高职语文;工匠精神;实现途径;教学深入

引言

在高职的教学当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性的知识,同时还应当从语文中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工匠精神是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是一种追求完美、坚持敬业的道德气质,是一种勇于创新的精神追求。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这种精神和素养的学生。通过语文教学使高职学生在进行阅读、思考、讨论过程中得到最真实的感受以及体会,进而受到熏陶,提升全面的综合素质。即语文教育教学必定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影响。由此可见,中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与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培养十分契合。

1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所说的就是突出职业道德精神,是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精神,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以及核心,所以说,只有始终追求工匠精神,行业才能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社会文明才能实现不断进步。不仅如此,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了我国制造强国的领航,进而将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是新時代我国重要的治国理念。长此以往,不能在高职的教育上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同时还应当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这也是因为办学目标导致的,只有高职学校不断的培养专业技能的人才才可以满足我国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的持续发展,高职的教学不能只重视学还是那个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所以说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培育将推动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增强学生对从事职业的热爱,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品质得到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培养。

2“工匠精神”内涵分析

“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了一种职业精神以及个人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等,同时体现出了相关的工作者是否符合职业道德的相关标准。随着我国越来越经济化的发展,“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要求的基本标准,其主要的目的是使人可以热爱自己的工作,进而经得住性子进行不断的琢磨,追求完美至极。这种“工匠精神”作为精神源泉不断流传,能够让企业追求高水平发展,也能够让企业员工获得更好的道德指引。由此可见,“工匠精神”的内涵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影响很深,同时对于内心世界的塑造也有着很严重的影响,所以说,将这种“工匠精神”内涵充分融入到职业训练中,是培养优秀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3重视教材文本内涵挖掘,在教材内容中挖掘工匠精神

高职语文教材所选取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所蕴涵的都是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中主要反映就是积极向上、健全的人格,进而深刻的反映出了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同时所表达的情感真挚。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应当先从语文课文入手,寻找到教材中所蕴涵的工匠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举例来说《柳敬亭传》,主要说的就是柳敬亭其人其事。本文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文中描述了其说书技艺经人指点日臻精湛的过程。文中用三个“期月 ( 过了一个月 )”描述了其三次进阶的过程。这是古代“技能技术型”人才的成才过程,更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典型表现。又比如《学习研究“十六字诀”》,“ 十六字诀”所说的就是“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这样具有工匠精神的例子有很多,只有教师不断的挖掘语文教材,工匠精神就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强化学习过程中的有机渗透,在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

培养工匠精神不仅要注重文本内容的挖掘,同时还应当注重教学流程中的逐步渗透。在从古至今的经典研读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专注执着于教师给出的问题的探究,不能因为遇到难度的问题就轻易的放弃;精益求精地深入挖掘,不因偶有收获而放弃探寻;创新进取式地提出个性化意见,不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不仅如此,教师为了达到以上的要求,还应当不断的进行教学策略。比如说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团队的力量以及成员进行相互之间的进步,还可以通过竞赛,来激励学生进步,还可以通过开展展示性的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5强调学习成果的学以致用,在学科活动中突出工匠精神

语文学科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同时还可以使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成为陶冶情操的重要教学手段。由此可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有关工匠精神的讲座、辩论以及征文等活动,进而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如此,在其他主题的学科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引导,进而使学生的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进而提升活动的质量。

6开拓学习的广度以及深度,进而通过拓展生活工匠精神

辅助性的课外读物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熏陶的主要方式。不仅如此,工匠精神也需要倚重拓展学习的广度及深度,达到对工匠精神的升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大国工匠们的人物传记、技术技能领军人才的先进事迹等有关工匠精神的书籍及篇章,进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以及熏陶。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学生多观看、多学习,甚至通过游戏等学习、体验工匠精神在人生成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与高职语文教学的深入结合是主要的途径。基于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求,高职学校应当从教学方面积极的拓展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而不断的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从而使工匠精神可以渗透到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等,从而通过构建系统的“工匠精神”来培养学生的精益、敬业、创新等精神。

参考文献

[1]董现莹.“工匠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5):123-124.

[2]杜芬.浅谈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2018(10):159-160.

[3]沈丽娜.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05):59-61.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致敬!老工匠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