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日常养护市场化需解决问题及优化措施分析

2020-09-10 04:37谢洪胜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市场化公路

谢洪胜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然而,纵观全国各地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整体情况,“重建轻管”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对日常养护重视程度不高,很难使公路及其配套设施长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推动公路日常养护工程市场化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关键词:公路;日常养护;市场化

随着近些年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公路养护需求呈现出更强的长期性和持续性特征。公路日常养护在维持公路运行“畅、安、舒、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后期养护成本等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然而,随着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持续深入,公路养护开始全面向市场化养护发展过程中,日常养护市场化在养护的及时性、全面性、养护效率及养护质量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公路养护唯有加强市场化建设,抓准其中的关键问题,才能促进公路养护事业的高效发展。

1 我国公路日常养护工程市场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市场竞争度低,养护市场主体不健全

虽然国内从二十世纪末便开始推行公路管养分离改革,相关事业单位逐渐转制成为企业单位,但公路养护市场竞争度低问题仍然没有实现全面解决。其根源在于当前养护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转制后的养护企业依然存在事业单位背景及关系,市场竞争意识不足。同时,市场化改革实质是调整以往形成的养护运行利益格局,涉及到改制后养路工的切身利益,为维持稳定及平稳过渡,公路养护主管部门会给予其一定政策上的优待,造成公路养护市场并未实现真正的自由竞争。此外,由于部分大型企业经多年发展已经积累大量养护人才、设备以及经验,总能在招标中拔得头筹,一些中小企业很难与之竞争,造成市场垄断的情况出现。如此一来,非常容易导致企业欠缺风险意识,疏于对养护技术的改进,对市场健康发展不利。

1.2 公路养护经费有限,日常养护投资额度不足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路基础设施数量和规模在持续拓展,对公路养护管理提出了较之以往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地区由于财政资金紧缺,“重建轻管”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公路建成之后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养护经费缺口。然而,日常养护作为最常规的养护方式,往往是压缩投资的重要环节,因日常养护不及时,导致后期养护资金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在公路日常养护发包时,通常采取限额招标形式,所设置的招标限额低于养护定额价或市场价,造成投标企业积极性不高,很难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和养护质量。

1.3 公路养护机制不完善,市场化养护导向不具体

很多公路养护企业在开展养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然沿用以往的事业型管理机制,未能实现对市场参与的有效调动;市场化养护准入机制不健全,养护主管部门在推行市场化养护过程中凭主观因素设置资格条件,未能对市场主体形成提供有效引导。

1.4 养护情况地区差异大,养护标准化与信息化程度不高

当前不同地区所采用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差异,因此养护标准与规范很难统一,不利于市场化养护全面竞争。各地区虽然都积极推动公路养护机械化与信息化发展,但养护企业会由于任务不饱和,设备成本和人员培训成本较高,在设备维护方面存在难度大等问题,很难充分发挥公路养护设备的效能,资源浪费情况突出。

1.5 缺少专业养护管理团队,养护科学化管理欠缺

因为很多公路养护企业是由事业单位转型而来,所以存在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工作积极性不强、养护决策管理凭主观因素判断的情况。另外,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人力资源结构合理性较差,未能制定健全的薪酬管理与员工培训制度,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因为养护管理人才結构问题,导致养护科学化决策不充分。

2 公路日常养护工程市场化运行模式的优化措施

2.1 完善公路养护制度

在公路养护市场化运行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在于完善其制度建设,形成科学的公路养护法律法规,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更加严格的养护标准与规范,对养护质量进行全面监测,从而实现市场监管的高效化。其次,要充分明确公路养护主管部门、企业的权利与职责,保证公路养护工作可以在科学、合法的大环境下有序开展。此外,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公路养护管理模式进行灵活调整,充分贴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2 合理调度和分配养护资金

养护经费不足是很多公路养护企业面临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经费设置与养护设施数量、工作量调整不符、公路养护定额偏差、人机材价格上涨等。若想促进公路养护市场化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养护经费来源进行拓展,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公路道路养护事业,促进市场活跃度的健康发展。同时需优化限额条件下日常养护与其他各类专项养护的资金分配。

2.3 优化日常养护管理组织模式

对公共事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其关键在于通过市场机制推动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以此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首先,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加强自身监管职责,制定出贴合实际情况的市场化改革措施,形成科学的宏观方针。其次,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加强市场监督,营造优质的市场环境。再次,政府部门需要充分明确公路养护的准入机制,对市场行为进行有效规范,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2.4 构建监督考核机制

公路养护属于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内容,所以不仅应受到主管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还要接受公众出行服务对象的监督。第一,要促进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的相互结合,制定完善的养护考核指标与奖惩标准,加强激励约束,针对考核不达标的企业作问责处理。第二,推行绩效评估制度。将社会公众满意度当作第一评估指标,为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要积极收集公众、专家以及中介机构的意见,并对结果进行公示。此外,公路养护主管部门需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依据利用信用评价手段,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2.5 解决人员管理问题

公路养护市场化运行无法离开专业团队与人员,养护企业应该加快企业员工身份转变,对队伍结构进行及时调整,积极引入年轻管理人才与新型养护技术,采用更加高效的激励机制优化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构建起科学、高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形成保障作用。此外,要加强对原有技术人员的培训,针对各项养护工作形成专业指导,确保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公路现场管理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我国公路养护工程目前的实际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必须要充分明确影响其养护质量的主要问题,逐渐健全养护管理机制,培育养护市场主体,通过多种方法鼓励和引导养护企业加强的人才与设备投入,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保证公路工程长期保持良好运营状态,为国家交通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闫瑞.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推行市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7):70.

[2]陈克鸿.我国公路养护市场化的问题与发展建议[J].中国公路,2019(13):46-49.

[3]竹珂琦.市场化模式对公路养护管理的影响分析[J].交通世界,2019(Z2):248-249.

猜你喜欢
市场化公路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与节能分析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大兴安岭地区碳汇量市场经济化机制初探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Olympic Venu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