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的教学解析

2020-09-10 07:22刘俊永
高考·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教学模式

刘俊永

摘 要:生涯教育逐渐成为社会教育的需求,要关注高中学生的生涯发展。本文基于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的教学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的应用,然后分析了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教学的策略,从将生涯教育内容纳入教材中、树立生涯意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法和读写结合法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涯教育、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在当代很多高中生面对选择高考学科、填报志愿等重大事项时,往往都没有自己的主见,一味的听从父母或长辈的意见,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但父母和长辈毕竟是外人,不能完全了解学生自身的真实想法,往往做出的决定不够准确。作为高中生来说,缺乏社会经验,抉择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学生教学中加入生涯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性质决定在高中语文作文课文融入生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具有研究价值。素质教育提出在语文课程中应深度挖掘生涯指导的重要性,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的应用

1.体现学科价值,为学生指点迷津

在高中语文作文课程中融入生涯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能体验到语文的实用价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外界社会的了解,能够深刻认识到语文在社会中的文化价值。教师在讲解高中语文作文课时,要注重将学生情感因素和价值观融入课程设计中,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拥有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找到理想的方向[1]。在具体教学中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客观对他人进行评价,在互评中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是通过探究,能够做到正确认知自我,并可以写出标准的话题作文。语文课在未来生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

2.深度挖掘素材,独具匠心

生涯教育的融入可以为语文作文课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营造一个良好的开放性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增加学生在作文课中的参与度。教学素材包括理想的畅谈、最佳作文的学习、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等等。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都要自己收集优秀作文,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并选择一组的作文作为写作课程的可用素材,既可以完成作文课程的任务,还可以通过理想主题的探讨,帮助学生能够真实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例如,有的学生写道:“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刻不容缓,我将来要研究出不产生尾气的汽车,相信一定可以在市场上大卖。”学生在作文中提到的内容都可以当做课外补充,鼓励学生丰富课外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作者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带动其他学生一起进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探索,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同的作文素材之间是可以互相补充和佐证的,通过课上的讲解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可以加深学生对素材的记忆点。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增加学生的体验感,例如VR眼镜等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

3.制定特色鲜明的生涯规划

在高中语文作文中融入生涯教育,有助于学生提前获取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分析自身情况与理想职业的需求相差多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未来中能够明确人生的方向。教师在教学過程中,通过职业和人生价值开展研究,帮助学生理解理想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理想,怎样去做。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对于理想的认知和选择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到怎样去做这一环节,学生都不知措施,说不出完善的做法。究其原因,高中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和工作,对于生涯规划没有想法,处于懵懂状态。因此,教师在作文课中要加入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六个词语(what、why、when、where、who、how)进行深入研究,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将这个六个部分体现在理想的作文中,明确自己的理想以及达成方法[2]。

4.结合理论进行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艺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例如在选择职业的作文中,有的学生写道: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治好每一位病人,使他们重新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人生。可以分析出这类学生的精神层面是比较高尚的,能够进行自我实现。再有一类学生可以通过人格倾向进行分析,例如学生的作文写道:我是一个性格腼腆的人,不喜欢与人争斗,享受一个人安静的时光。对于我来说做一名医生是非常好的选择,是一个稳定的工作,还符合我细心的特点。通过此类作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格特征匹配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教师在对学生分组的时候,可以有多种的选择方式。例如可以将相似性格的学生分到一组,在探讨和互动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还可以根据作文题目的不同,将学生分为同质组或者是异质组,实现教学的灵活化。

二、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教学的策略

1.将生涯教育内容纳入教材中

教材是国家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教学材料,是知识体系的载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生涯教育相关内容,将生涯教育与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体会到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发展中。生涯教育主要包括发展理论、系统构建、决定理论等几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应有的资源结合当地的地方文化开设校本课程,并应用到教学中。我国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上,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例如一名高中教师编写的《风筝》一书,将毕业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工作情况汇集到一起,通过本校毕业生的亲身经历来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生和生活[3]。也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涯教育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语文作文中良好的开展教学。

2.树立生涯意识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涯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自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对所做的决定充满信心,通过努力的学习来完成自己的理想。生涯教育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梳理人生目标,积累社会经验。将生涯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作文课中,不仅能为语文课程增光添彩,也能够使生涯教育充满人文关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学生情感和行为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素养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中不断渗透生涯意识,让学生能够从小事做起,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作文内容的错误感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自我、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态度。在学校中可以设立生涯规划指导室,可以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3.在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法和读写结合法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几年来较为有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阅读素材和写作素材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知识灵活运用到写作中[4]。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叙事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叙事。教师可以让班内学生自己组队,以理想作为剧本的主题,对剧本内容增加曲折的情节,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切实体会到职业的辛苦。在演出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困难,引导学生开脑脑筋去解决,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将生涯教育融入到角色扮演中,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培养学生对社会角色、人际交往的认识,使学生提前学习到社会的规则。此外,还可以融入表演、演讲、阅读等方式开展生涯教育,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储备丰厚的文学知识,为日后的写作做准备。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涯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虽然我国还未将生涯教育纳入教学教材中,但是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在高中语文作文课教学中融入生涯理论可以促进学生在作文的学习中深入自我的潜在价值。希望在未来的探究中,能够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涯规划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6):30-32.

[2]李鹤,黄朝,郑春花.生涯教育融入高中语文作文课的教学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02):27-29+33.

[3]卢镜.高中语文教学:生涯教育渗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03):106-109.

[4]何一萍.苏州中学:生涯教育语文学科渗透初探[J].中小学德育,2017(11):11-13.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