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2020-09-10 13:37骆小婷
关键词:育人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

骆小婷

摘  要:自从高职院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大学生成了一个庞大的青年群体,为社会输送了不少人才。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培育学生法治观念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建设法治校园、法治国家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法治教育实践中,法治教材不完善以及学生法治观念的缺乏都对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法治内容,创新法治教育方式及提高学生法治实践能力来解决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存问题,以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建设法治校园,促进国家法治建设进程。

关键词:法治;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

法治非法制,法制是静态的,而法治是动态的,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纵观古今,横看中外,实践证明,法治是一种先进的治国管理方式,要求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要依法而治。法治是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作为育人的重要教育组织,思想政治理论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育人载体,对传播法治思想,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对于依法治校,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法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一)个人层面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与提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含知识、能力等方面,还应该包含品德、文化修养等方面,而法治素养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法治观培育是对大学生自我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下,国家思想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前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自觉贯彻国家政策方针,遵循社会主义法治观,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法治素养,从而不断完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并树立正确的法治观,从而具备成熟法治观念。

(二)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管理体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已年满18周岁,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有较多固有的观念和看法,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着重关注的方面。对于学生的法治观教育,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是强制他们学习和吸收,而是应该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法治观念不仅入脑更要入心。因此,加强法治教育,对于建设法治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层面

实践证明,法治理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先进的理念是促进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的重要正能量,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能够为社会发展带来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产生能动的社会效应。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养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构建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四)国家层面

新中国成立后,对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做了很大努力,2018年宪法修正案中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坚持平等、民主等原则下对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颁布实施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促进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高职大学生是国家法治建设重点普及的群体,在高职院校普及法治,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是对国家政策的高度实施,对社会法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模范作用。

二、法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挑战

(一)法治教材不完善

高校进行法治教育多使用2018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7个章节内容,仅有第六章介绍了法治观和法治素养的相关内容,而且里面的中国法治体系内容介绍比较简单,过于笼统,法律基础部分体系相当单薄,无法指导实践活动,学成后有大部分学生无法运用于实践活动,甚至不知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具有合法性。除此之外,高校公共基础课中较少涉及法治教育,法治教材的不完善、不系统不利于法治教育的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治教育成效。

(二)大学生法治观念缺乏

1.法律知识不足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考上大学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为了以后进入社会更好立足,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对于公共课产生“无用论”的消极思想,更是对法治教育认识不足,未能产生学习兴趣,亦缺乏对法治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欠缺认识和掌握。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并对法律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将法律意识融入日常行为是当前高校教育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2.法律意识淡薄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涌入我国并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部分学生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并在功力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诱惑下,注重对权利的追求,而忽略对义务的履行。在他们眼里,追求权利成了人生一项重要使命。部分学生重权利、轻义务的行为实际反映了其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必然影响其法治观念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法治校园、法治国家的建设。

三、法治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一)完善法治教材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紧跟时代步伐,完善公共法治教材,其完善重点应让大学生对依法治国有更深的认识,有更全面的理解。把新时代下的依法治国思想引入课本,要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层面上全面认知依法治国涵义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不同制度中,法治有不同涵义。我国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是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从这次突发的疫情来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義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我国治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这次疫情中,人民对法律的遵守、对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体现了国民法治素质的提高,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与利益,以法律约束自己行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毕业后要把所学知识用于国家社会建设中。因此,大学生的法治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治国家建设成效,是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法治观的重要途径,完善教材中与法治教育有关的内容,并形成法治教育的常态化、系统化有利于增长学生的法律知识,培育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法治思维。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改革课程外,创新教学方法也是必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二者彼此交叉,有机结合,让法治更好融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让学生深入学习新时代的法治内涵。在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将案例分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探讨模式,得到大部分同学的赞同,避免纯法律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分享法治实践案例,带动学生参与讨论,并在上完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让同学们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发现身边所发生的案例,在下次课开始时,拿到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针对学生分享的案例,从法律角度上分析违法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等,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应分析制定法律的依据和法院判决的可行性。在以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后,进行相应的引导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世界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既保障了公民权利也赋予了公民义务,只有大家都履行法律义务,才能享有法律权利,这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分享案例,分析案例,也是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重要有效途径。这种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带动学生参与,并在参与讨论中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树立良好法治观,从而在日常行为中融入法治观念。

(三)积极参与国家法治实践,提高法治实践能力

法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论,但是把法治知识运用于实践才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最终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修理论课,理论教学一直是主要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参与法治实践,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然。把法治实践纳入课程设计中,给予一定的课时让学生灵活地去课外实践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除了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利,还可以在实践中体会法治的意义,了解普及法治带来的社会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树立法律权威,建立起法律信仰。法治实践可以多样化,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司法部门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到法律实践中来,从现实的案例中体会法治精神。还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向更多的群体普及,第一可以巩固理论知识,第二可以学以致用,让更多的法律知识薄弱的群体参与到国家的法治建设中来。其三,法律制度不是一种教条,法治是一种实践,制度的价值、生命力必须也只能在实践中体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法治的威力,对法治的敬仰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治,国家的法治建设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一个过程。我国高职院校的法治观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观念淡薄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学生自身接受的法治教育存在一定关系,同时也说明学校加强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平台,应积极发挥其在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中的作用。在课程中融入法治观教育,改革课程和以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方式将法治观念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有机结合,让法治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让全体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坚定的捍卫者。法治興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大学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景云,王振斌.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融入法治观教育思考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0):106-108.

[2]刘海婷.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策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5):22-25.

[3]唐科,孙海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平台的构建[J].黑河学院学报,2019(2):1-3.

[4]沈壮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修订说明[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22-27.

[5]吴静.浅谈高职院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J].法制与经济,2012(6):138.

责任编辑  晨曦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