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实践探究

2020-09-10 13:55韩延德
高考·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韩延德

摘 要:高中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对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生物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并且将其与其他各科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系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模型建构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的实现有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学科的知识,还要具备实践应用能力,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性,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模型建构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模型的建构来将要教学的内容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知识,同时将不同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拓宽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生物教学中模型建构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完成新课改下要求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基础知识的掌握。

一、模型建构教学的概念

模型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某一事物进行实物化、形象化、抽象化或简单化的描述,是与真实物体、某一事物对应的具有解释力的试探体系或结构。而模型建构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模型建构教学方式对教育的促进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模型建构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知识,将枯燥的知识更加的生动化、形象化的展示出来。

高中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很多内容都需要通过展现来让学生掌握的更加全面,从一个知识的关键点入手,以此为依据建构模型,形成系统,在对系统之间的各个部分展开研究,学生通过对模型的认识与了解,会逐渐的掌握每个部分的具体含义以及知识的全貌,在头脑中形成了知识的模型,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并能够将生物知识熟练的运用,以自己的方式对生物知识加身理解。

模型建构教学法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还能够培养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系统,日后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从头脑中提取,因此,模型建构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模型及应用

概念模型指的是对真实世界中问题域内的事物的描述,也可以说就是针对事物来总结概念,通过自己思维的理解来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并将其记住或者接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過概念模型能够让学生自觉的在头脑中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系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的深入,并且能够将知识真正的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可以熟练的应用,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概念模型来制作概念图,概念图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是比较分散的,在概念图中将所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并能够形成长久的记忆,在头脑中构成知识网络图,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提取知识的信息。

例如,教师在进行细胞与环境教学时可以制作概念图,以细胞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展开其他方面知识的拓展,让学生通过概念图对形成整体的系统,细胞与环境的各个知识点都可以联系起来,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举例来对知识点进行证明与实践,不仅能够方便学生进行记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日常学习中会出现短暂性记忆的情况,而通过概念图可以使学生在复习时查缺补漏,巩固知识,进而有效的实现生物教学目标,并且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二)数学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模型指的是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数学语言建构的科学或工程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数学模型的应用就是利用数学公式、符号来将生物知识形象化的展示出来,通过数学模型来对事物进行解释、判断和分析,进而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全新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生物产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种群数量教学时,可以引入数学模型,数学模型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示出种群数量的增长形式,使生物知识更加的生动、形象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生物知识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可以和多个学科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数学模型的应用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三)物理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模型指的是可以模拟物理对象的较小或更大的复制品。而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的物理模型就是利用物理知识来进行建模,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发挥想象,将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动物细胞工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和教师通过合作来根据生物知识制作有关的物理模型,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又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结论: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生物知识更直观、形象、系统地展示出来,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完成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媛,胡萍.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探析[J].西藏教育,2013,(07):20-21.

[2]陈卫东.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1(04)

[3]张瑞英.基于高中“生物模型建构”提高教学效率的讨论[J].名师在线,2019(23):26-27.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